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9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09 浏览次数:4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b>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b>
  • 1. 目前各地博物馆和教材中通用的北京人复原头像(如下图所示),是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吴新智、王存义以外国人复原的北京人头像为基础,在参考了大量现代中国人头部软组织的测量和统计资料后重新复原的。目前通用的北京人复原头像属于研究北京人的(    )

    A . 考古化石 B . 历史文献 C . 第一手资料 D . 第二手资料
  • 2. 《左传·定公四年》有“聃季(周武王弟,官至司空)授土,陶叔(周武王弟,官至司徒)授民”的记载,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 司空管理土地 B . 司徒管理人民 C .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 西周实行行省制
  • 3. 张荫麟《中国史纲》第三章各节的标题依次为“楚的兴起”、“齐的兴起(附宋)”、“晋楚争霸”、“吴越代兴”、“郑子产”。则该书第三章的总标题最有可能是(    )
    A . 霸国与霸业 B .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C . 秦汉之际 D . 战国时代的思潮
  • 4. 下列官职或机构,属于汉武帝设立的是(    )
    A . 丞相 B . 盐铁丞 C . 通判 D . 军机处
  • 5. 如下图,在简易年代尺上,P点代表《史记》记载所截止的年代,则以Q点开始的是哪一事件?(    )

    A . 涿鹿之战 B . 商鞅变法 C . 焚书坑儒 D . 赤壁之战
  • 6. “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乙错司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元氏”。以上史料正文可集中从下列哪部史书中找到?(    )
    A . 《后汉书》 B . 《三国志》 C . 《魏书》 D . 《元史》
  • 7. 山阳渎是隋开皇七年(587年)为平陈作准备而疏通拓展的沟通江、淮的运河,因北起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境而得名。山阳渎即隋大运河的哪一段?(    )
    A . 江南河 B . 邗沟 C . 通济渠 D . 永济渠
  • 8. 某兴趣小组举行图片展,请根据下列图片共性帮他们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 对外交往 B . 佛教传播 C . 民族融合 D . 国家统一
  • 9. 下列有关宋代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B . 北宋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C . 最大的商业城市是长安和洛阳 D . 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 10. 结束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的朝代是(    )
    A . B . 西晋 C . D .
  • 11. 观察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待物的税率统计表(见下表),导致表格中税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旧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20.74

    5.56

    73.19

    斜纹布

    14.92

    5.56

    62.73

    A . 闭关锁国的延续 B . 鸦片输入的激增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自然经济的解体
  • 12.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 创办京师同文馆 D . 创办轮船招商局
  • 13. 《马关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是(    )
    A . 重庆 B . 天津 C . 上海 D . 广州
  • 14. 郭嵩焘是晚清中国首位派驻英法的公使。通过对英法的考察,他觉得不但西洋的“坚船利炮”值得清政府学习,西洋的政治制度同样值得清政府学习。下列人物中与郭氏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 . 林则徐 B . 魏源 C . 李鸿章 D . 康有为
  • 15. 从下面历史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五四运动的(    )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上午十时左右,各校学生约六七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每人手执小旗,上面写着“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等标语。大会决议先向各国公使馆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卖国贼曾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俞劲: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A . 导火线 B . 领导人 C . 性质 D . 结果
  • 16. 民国时,曾根据经典儿歌《两只老虎》的旋律,将歌词改编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土地革命 D . 抗日战争
  • 17. 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是(    )
    A .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 . 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C . 必须坚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D . 必须将革命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18. 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的《自由画报》。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 共产党做好应对准备 B . 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C . 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 D . 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中国彻底结束封建制度 B . 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C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 . 标志着中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20.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但科技战线的建设者们依然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1. 下面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    )

    A . 粮食产量增长率 B . 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C . 经济总量增长率 D . 设立对外开放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
  • 22. 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据此回答小题。
    1. (1) 根据上述材料,古丝绸之路跨越的文明中心包括(    )

      ①古埃及    ②古希腊    ③古巴比伦    ④古罗马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如果以中国的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古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恒河流域
  • 23.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    )

    ①所有居民享有民主权利

    ②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③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

    ④使用陶片放逐法将危害民主的公民逐出城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新航路开辟 D .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 25.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文献都体现了一种时代诉求,这种时代诉求是指(    )
    A . 反对殖民压迫 B . 限制封建统治者的专制权力 C . 实现国家独立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 2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 巴黎公社成立 D . 十月革命胜利
  • 27.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其中由①②⑤所代表的国家组成了(    )

    A . 同盟国集团 B . 协约国集团 C . 轴心国集团 D . 反法西斯同盟
  •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

    ①新经济时代    ②迅速繁荣时期    ③持续调整时期    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 . ④①②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②④③①
  • 29. 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
    A .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 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 C . 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 D .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b>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b>
  • 3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各国经历了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部门的机器应用和工厂制的产生为起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是显示工业革命中各个行业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又一范例。……工业革命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叮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见下图

    ——图片来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007年版教材

    材料四:见下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载重汽车

    11

    6

    4

    2

    1

    ——摘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上辑)》

    1. (1) 阅读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是哪个行业?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
    2. (2) 材料二体现了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哪些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化有何特点?
    3. (3) 阅读材料三,图A和图B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他们从一个面反映了哪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后来居上?
    4. (4) 阅读材料四,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端?
    5. (5)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 31.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奉行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曰:“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责矣。轻倍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

    材料二:在旧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政纲,……这一政纲的具体实施办法则是“定地价”和“土地国有”。……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孙中山“土地国有”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1978年至2005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1978至2005年增长倍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2.13元

    2303.15元

    9761.57元

    14769.94元

    3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93.25元

    1043.03元

    3654.48元

    4690.49元

    24

    ——摘自王宁《社会巨变——广东社会发展30年》

    材料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1. (1) 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家给人足”,他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最终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2. (2) 材料二中的“平均地权”属于哪个政党的纲领?对应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孙中山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土地主张?试分析其原因。
    3. (3) 阅读材料三,从1978年至2005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怎样的趋势?这和益于中央的哪一伟大决策?就深圳而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还分别得益于哪些具体的政策?
    4. (4) 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能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事例。为适应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哪一新的指导思想?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应秉承怎样的新发展理念?请简要说明。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统计表

    年代

    世界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6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 (1) 阅读材料一,火药发明于中国哪一个朝代?概述三大发明的共同历史作用。阅读材料二,中国的科技发明在哪一时期明显落后于西方?试分析造成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落后的原因。
    2. (2)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