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16 浏览次数:2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
    1. (1)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
    2. (2)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 (3) 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
    4. (4) 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 (5) 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
二、对比阅读
  • 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 《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1. (1) 甲词中“水调歌头”是,“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2. (2) 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欲”一“恐”暴露了诗人千丝万缕的思想矛盾。 B .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C . “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失望。 D . “何事长向别时圆”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子由的思念。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4. (4) 根据文段回答。

      甲词中展现出一个浪漫、旷达的苏轼,乙文中展现出一个的苏轼。

三、课外阅读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王好猎,相①常从入苑②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注释: ①相:即田叔,时任鲁恭王的宰相。②苑:猎场

    1. (1) 解释文中划线词。

      ①相常入苑中     ()    ②年,叔以官卒  (

    2. (2) 用现代文汉语翻译画线句。

      我独何为就舍!

    3. (3) “鲁王不大出游”的原因是“相常从入苑中”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寸天地呈现历史画卷

    ①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新中国邮票史, 以各种历史事件为主题的邮票在方寸天地之间,再现历史,在艺术长廊中熠熠生辉。

    ②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原邮电部特发行5组邮票,其中的第五组,一枚一套,以油画《开国大典》为邮图。采用了大票幅设计而成。因油画原作长约4米、宽约2.3米,故将其移到方寸尺幅的邮票上时,就须将邮票作必要的“放大”。 最终,这枚邮票横向尺寸超50毫米,这样的尺寸在新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尚属首次。

    ③《开国大典》票幅的大空间,正与这幅油画所展现的大国气象相谐适。色彩鲜艳、富有视觉冲击力是油画《开国大典》的显著特征。遗憾的是,当时的邮票印制水平,还无法实现以原画彩色版式印制邮票。故而,这枚邮票只能采用单色印刷,但深沉庄严的紫红色泽,依然可以令人感受到节日的隆重与喜悦气氛。

    ④《开国大典》邮票采用雕刻版印刷印制而成,其以精微细巧的技艺,将大气恢宏的场面           地刻画出来。开国元勋的精神面貌和天安门城楼的喜庆饰物,雕刻得精细而逼真,烘托出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枚邮票忠实再现了油画原作形貌,传递出原作神韵,是线条力量的彰显,也是单色造型立体的艺术创造。

    ⑤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纪念邮票,邮票以八幅画面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存、英勇抗战,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中国高速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及令世界瞩目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画卷。方寸之间,尽显二十世纪沧桑巨变。

    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一系列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主题邮票的发行,向世界展现出当代中国风采,尤为引人关注。如2013年起,以“中国梦”为题发行的系列邮票,以富有时代色彩的深蓝、金红、碧绿为主色调,以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嘉兴南湖红船、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等为主要图案,形象表达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大主旨。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题发行的多套邮票,体现出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邮票不仅展现了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状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欧班列等重大事件也被生动表现在邮票上。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新的经济发展成就,皆在邮票上以多套、多枚、多画面的形式重点表现。这些气势磅礴的景象在富有现代创新理念的艺术构思下,于方寸天地间彰显时代特色。

    ⑦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纪念日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大套纪念邮票。一组邮票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题,深刻表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表达各族人民对新中国的衷心祝福,烘托举国同庆的节日气氛。

    ⑧品鉴这些方寸之间的历史画卷,领会新中国70年奋进历程,不仅可以重温历史,更能鼓舞激励今人。

    1. (1) 第4自然段空格处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栩栩如生 B . 纤毫毕现 C . 活灵活现 D . 绘声绘色
    2. (2) 第2段作者详细介绍《开国大典》这幅油画尺寸的作用是
    3. (3)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邮票展现的历史,阅读全文,完成下面填空。

      ②1999年,《世纪交替千年要始》纪念邮票再视了中国一十世纪的沧桑巨变

      ④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邮票表现了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4. (4) 文章第2-4段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那欢快的歌声里

    ①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块地方是回荡着歌声的。

    ②很小的时候我有幸入选学校成立的“小红花”文艺宣传队,常参加大合唱演出,那时我很是不了解,唱的很一般呀,可老师说观众喜欢。

    ③因为合唱人多,淘气的孩子就会加些小动作。有一次,唱完最后一声,大家举手张开,做一个造型,后排就有人往前排那人的夹肢窝碰了下。于是,歌声还没落地,台上便突然扬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台下自然就笑倒一片。是故意?还是无意?故意无意自然都不会有人承认,那个笑出声的就吃了批评,虽然实际效果并不差——一群小孩子嘛,观众谁会计较这个。

    ④有一年夏天到国棉一厂演出,慰问战高温的工人们。休息室通常放的是一桶大麦茶,那天放的是工厂自制的酸梅汤,里面还放一大块冰。要在店里买,一杯五分钱哩——那时一毛钱就可吃个肉菜。竟然免费!那还不敞开喝?有个低年级的小女孩便灌了一肚子。通知上台合唱了,上厕所都来不及。于是,当我们清亮的童声还在高音区热烈盘桓时,突然就爆出一个比歌声还嘹亮的声音——一小女孩“哇”地哭开了。工人们顿时大笑,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大幕赶紧拉上。我们捂住嘴不敢大声笑---小女孩没来得及去厕所。

    ⑤没想到,这事居然牵累到我。老师很生气,责问女孩为啥不早上厕所,她说是因为要听我讲故事。

    ⑥我的故事同班同学不屑一听。父母是裁缝,家里没书,也买不起书。常常是趁姐姐从同学那儿借回了书,插空狼吞虎咽地翻翻。无非就是几本讲打仗的小说,还不全,残简断篇加想象,东拉西扯缀连成篇。演出候场时,掏出来给低年级同学吹一吹,居然也有若干小“粉丝”,颇有成就感,那可是我舞台上从未得到的。况且,某个小弟小妹偶尔还会在演出结束后,分一块夜餐点心犒赏我一下,所以乐此不疲。

    ⑦我也挨了通训,并罚停演。

    ⑧那是头一回在台下看同学演出,看同学合唱。不是总不明白为啥唱得不怎么样观众还挺喜欢吗?这一看,发现确实有趣。

    ⑨一般节目人都不多,这大合唱前两排是女生,后两排是男生,人多,表情就多。有的一唱起来老摇头,有的唱到高昂处头也昂着,有的眼光乱飞,好像往台下找人,有的专注投入,望着前方笑意盈盈春风沉醉。

        ⑩到了领唱环节,季亮从边上跨前一步,站到麦克风前。季亮和我同桌,个头儿全班最小,但此时俨然换了个人,自信满满,抬头挺胸,声遏行云。观众们悄声私语,啧啧称赞,令我羡慕不已。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份荣光!我那时暗暗想。

    山不转水转。谁想到呢,这辈子还真有这么一天,我居然也跨前一步,出列领唱。

    ⑫那是二十年后,单位搞汇演,每个部门都出节目。我所在的部门合唱了《长征组歌》中的一曲。

    ⑬“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嗨---”

    ⑭那一刻,时光倒转,我仿佛回到了“小红花”,也像季亮那样,抬头挺胸,唱得深情而自信。

    ⑮台下的目光顿时袭来,那是我二十多年前站在舞台上时从未见过的。虽然领唱只有几句,但那歌声,伴着那些目光,后来常浮现眼前。

    ⑯同事告诉我,不是你唱得多好,但演唱时你那个投入劲儿,那个自在劲儿,还是挺有感染力的。

    ⑰不禁又想起那次台下看演唱,恍然大悟:观众们到底喜欢啥?不只是一群孩子稚气的演唱,更多或是在那稚气的歌声中,孩子们那种开心、投入、自在的状态。

    ⑱旋律,可以通往语言到不了的地方,而自信、自在,更可以让这份欢快生出翅膀,超越语言,超越旋律……

    1. (1) 概述作者围绕童年记忆里的歌声所记叙的事件。

      ②小姑娘因喝多了酸梅汤和听故事忘记上厕所而在演出中放声大哭;

    2. (2) 第⑨段划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赏析。
    3. (3) 第⑪段“山不转水转”在文中的含义是?
    4. (4) 本文以记叙童年唱歌的往事为主,为什么还要在⑫-⑯段写“我”二十年后出列领唱的事?请简析。
    5. (5) 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童年里的歌声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情回忆 B . 童年欢快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渴望 C . 欢快的歌声滋润了“我们”自信,自在的生命状态 D . 童年里合唱的歌声将永远地美好在“我”的生命里
五、综合性学习
  • 6. 综合性学习

    我国四大传统艺术——琴棋书画,“书画”占半壁江山,而篆刻则是书画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篆刻社团将面向初中生举办“篆章体验日”,通过该活动让,大家了解篆刻,了解篆章。

    1. (1) 为此次体验日设计一个宣传标语,适合的一项是( )
      A . 笔有千秋业,石具万古情 B . 篆刻有法道,印文有神韵 C . 印章小世界,篆刻大艺术 D . 书以养性情,画以写真意
    2. (2)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篆章,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团,在展板布置的内容选择上,最佳的一项是( )

      ①篆刻历史          ②篆刻的工具                ③优秀的篆章作品

      ④篆章的用途        ⑤社团日常活动照片          ⑥文房四宝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⑤⑥ D . ①③⑤⑥
    3. (3) “闲章”源自于秦汉时期,名谓“闲章”,其实不“闲”,或撷取格言警句,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俚俗趣话,用以自娱自乐、自赏自诫,或隐射人生哲思、艺术感悟。

      此次体验日提供现场篆刻服务,请自拟一句表现自身情趣或自我勉励的话,并从下列篆刻中选择一种类型,作为自己的闲章。请说明理由。

      闲章的类型()自拟的文字:

      理由:

六、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