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0-03-19 浏览次数:2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b>
  • 1. 最近,亮亮喜欢穿着“另类”服装。妈妈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亮亮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叫‘酷’,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亮亮没有意识到思维的独立(    )
    A . 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B . 就要敢于和别人争辩 C . 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D . 穿着独特是有个性、思维独立的表现
  • 2. 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有格的有(    )

    ①中学生张晓家庭条件优越,经常逃课旷课

    ②孝心少年小于背弟弟妹妹去上学

    ③二中学生为患病同学捐款爱心

    ④学校积极参与“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宣传活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3.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浓缩了中国近5年来的飞速发展,记录了众多超然的历史瞬间,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让观众看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材料中体现的情感有(    )
    A . 使命感、恐惧感、爱国情感 B . 归属感、自豪感、爱国情感 C . 认同感、责任感、正义感 D . 孤独感、胜任感、正义感
  • 4. 下列关于情感与情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②情绪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③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的

    ④情感也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5. 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有这样几个阶段:上小学时,儿子对母亲是依赖、不舍的感情;十六岁时,儿子对母亲是敷衍、不情愿的心态;二十一岁时,是抵触、对立的态度;三十岁时,是思念、担心。这反映了(    )
    A . 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 B . 孩子对母亲爱的情感 C .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D . 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6. 关于负面情感,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负面情感只有消极作用,要学会克服负面情感 B . 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C . 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意义 D . 要学会承受负面感受,将负面情感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 7. 正能量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下列活动或行为传递出正能量的是(    )

    ①开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②自愿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

    ③校运会上某班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同学们助威加油,为班集体的荣誉共同努力

    ④个别毕业生为了发泄情绪,给母校“留下”了满地的书本和废弃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淮南子·兵略训》中的“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给我们集体建设的启示是(    )

    ①如果打仗时官兵能团结一致,即使兵力不足,也能取胜;如果做不到万众一心,就无法形成战斗力

    ②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集体的角度来看说明了(    )
    A . 道德只有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才能产生 B . 集体生活有助于涵养我们的道德品格 C . 人的品格的高尚与否没有固定的标准 D . 对于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要大胆批评
  • 10. 小玲负责班级学习园地的美术设计,可期末考试临近,承担美术设计任务会耽误复习时间。她的正确做法是(    )
    A . 以美术设计任务为重,不计较考试结果 B . 以复习考试为重,放弃美术设计任务 C . 合理安排时间,既保证完成美术设计任务,又不耽误学习 D . 难以两全其美,只能完成一项任务
  • 11. 集体生活很锻炼人!锻炼你的为人处世,教会你如何做事。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集体生活中可以涵养品格

    ②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集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或者改变一个人

    ④在集体中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2. 2018年11月,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比赛中,小林同学利用当年级评委的机会,为本班小民同学打高分。这种做法(    )

    ①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

    ②其实质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③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④虽然损害了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但有利于本班的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3. 观察下面漫画,你想对其中的主人公说(    )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应损害集体利益

    ②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④为了个人利益,偶尔损害一下集体利益也未尝不可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4. 下列对小团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团体主义实际上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②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③不顾他人利益以及大集体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④小团体就是集体,小团体主义就是集体主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法律是跟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李明和陈刚既是同桌又是朋友,他俩在学习上互相鼓励,互相追赶,展开比赛。正因为如此,他俩的学习成绩进步得都很快。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生活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 B . 合理竞争能使竞争者获得进步和发展 C . 竞争的唯一目的就是击败对手 D . 合理竞争会促使集体成员共同进步
  • 17. 一个集体如果丧失美好愿景的追求和渴望,将失去前进的动力。这表明(    )
    A . 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B .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 C . 一个班级只要确立了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发展 D . 在班集体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必须一致
  • 18. 据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通报,近日,有网民举报称:虎牙直播平台主播@莉哥在直播过程中,有辱国歌尊严,引发网友反感。经警方调查:2018年10月7日晚,涉事人杨某莉(女,20岁)在其住宅内进行网络直播时,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有关规定,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依法对杨某莉处以行政拘留5日。这说明(    )

    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③法律只指导着人们的当前生活

    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伴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共享单车使用中的交通违法现象也日渐凸显,一些市民甚至弃车逃避交通违法处理。为此,南京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逃避处罚的市民将会被列入交通违法失信人员。针对这一举措,网友评价正确的是(    )
    A . 推行共享单车,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B . 交通违法凸显表明公民的法治素养亟待加强 C . 这一共享机制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 D . 违法后弃车逃避处理是缺乏责任意识的体现
  • 20. 我国法律规定,肢残人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城市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然而,河源肢残人小伙朱明建在东莞三次乘坐公交车时都被告知不出示残疾证,无法享受优惠待遇,无奈之下,他只得掏钱了全额车票。这警示我们(    )

    ①不仅要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要有具体的行动

    ②关爱他人还应注意用得当的方法

    ③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④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关怀与友爱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二、<b>简答题(10分)</b>
  • 21.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3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件,国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三、<b>分析说明题(14分)</b>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漫画

    材料二:学校准备举行话剧竞赛表演,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积极报名,但是男女主角的人数很多,小丑一角却无人报名。班长赵琳安排大家投票,平常经常逗大家欢乐的“开心果”小蓝被投票饰演小丑一角。小蓝不满意说:“凭什么是我,谁愿意演小丑呢。我要退出。”班长赵琳反呛道:“爱演不演,退出正好。”大家不欢而散。

    1. (1) 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漫画的这种现象?
    2. (2) 如果每一个人都不愿意饰演小丑的角色,作为调解员,你应该怎么样劝说大家?
四、<b>综合探究题(16分)</b>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对七年级同学进行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明确表示想当班干部。雯雯同学说:“看到他们为了班级、为了同学而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十分渴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材料二:2018年3月1日晚8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卢丽安、黄大年等2017年度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我一定要向这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平凡的行动传递情感正能量。我们班在学习了《品出情感的韵味》这一课后,围绕下面问题展开讨论。

    1. (1) 雯雯认为,只有当班干部才能为集体作出贡献。对此请阐明你的观点。
    2. (2)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和发展丰富、健康、高尚的情感。雯雯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你能告诉她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