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9-15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b><b >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b>
  • 1. 下图中的挖井人感叹道:“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挖井人总是与井水失之交臂是因为(    )

    A . 他没有树立目标 B . 水源太深挖不到 C . 他没有努力坚持 D . 他没有实际行动
  • 2. 少年应有梦,但不应止于心动,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启示我们(    )
    A . 树立远大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B . 梦想是人生持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C . 有梦想就一定会坚持不懈地努力 D . 努力是架构梦想和现实间的桥梁
  • 3. 有人用“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这颇具古诗味道的语句,来识记数字串“3.1415926535897932384626”,可谓效果显著。这一事例表明( )

    ①通过适当方法,可以培养探究的兴趣

    ②学习的过程也可成为享受学习的过程

    ③有了兴趣就能在学习中战胜所有困难

    ④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我们学会学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教育名家魏书生说“人家说你好,你就笑;说你不好,你就哭。那你是什么,是被别人操控着的木偶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材料中所述木偶的“哭”、“笑”行为(    )
      A . 是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反映 B . 刻意忽视与回避自己的缺点 C . 是对他人意见作出理性选择 D . 表明他人的评价都是正确的
    2. (2) 对待别人所说的“好与不好”,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冷静分析,不盲从,不忽视

      ②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③认真思考,扬优点,改缺点

      ④选择表扬,搁置批评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5. 下列名言警句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相匹配的是(    )

    序号

    名言警句

    认识自己的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

    从生理方面认识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人评价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自我评价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在群体关系中认识自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意大利前,在其主流媒体《晚邮报》上发表文章并引用其著名作家莫拉维亚的一句话:“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这其中的寓意是(    )

    ①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友谊是平等的和双向的

    ③与友竞争必将伤及友谊

    ④志同道合就该放弃原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友谊犹如一件珍贵的陶器具,诞生它其实很难,但粉碎它却十分容易,易如反掌”。面对友谊,我们应(    )
    A . 珍惜友情,根除差异 B . 寻觅真谛,用心呵护 C . 加深理解,消弭分歧 D . 彼此信任,凡事忍让
  • 8. “朋友是雨中的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雪中的炭,有你拒严寒;朋友是被中的棉,有你方温暖……”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朋友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②朋友间就该党同伐异,两肋插刀

    ③友谊常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④在人生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谁不希望自己能友爱合群,在与同学相处时如鱼得水、和睦融洽。那我们就该掌握好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金钥匙”。下列选项中,能被作为“金钥匙”的是(    )

    ①对众人一视同仁,对所有人都推心置腹

    ②把握好界限和分寸,给彼此留一些空间

    ③能够尊重同学意愿,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

    ④同学先帮过自己,自己才主动去帮助同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在一堂七年级《网上交友新时空》的课上,老师请同学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参与情境探究。老师的这一预设,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在“网上新时空”学会拒绝下图中的(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习总书记在调研北师大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基于(    )

    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②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成长见证者

    ③老师决定我们成绩的优异

    ④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对待老师的教学风格,下列观点中,应持赞成态度的是(    )

    ①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②尊重差异,争取尽快适应老师

    ③喜欢哪门学科就亲近哪个老师

    ④学会善于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喜欢国际时事的小鲲,看到中美贸易因分歧而举行多轮谈判的新闻后,就中美关系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一些疑问,便主动询问思政老师。老师查了很多资料,帮小鲲解决了相关疑问,并鼓励他今后遇到问题可与老师共同讨论。这表明了师生之间(    )
    A .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B . 智者为上,长者为尊 C . 平等相待,相互体谅 D . 彼此尊重,无话不谈
  • 14. 随着我国火箭专家梁思礼先生的离世,一个号称史上“最牛家庭”进入人们视野:其“最牛老爸”是梁启超,他对子女宽严有度,所育九个子女都成为各自行业内的翘楚,更养育出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近代田野考古学奠基人梁思永和火箭专家梁思礼三位院士。这个“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的“最牛家庭”启示我们(    )
    A . 将门出豪杰,名家后代必定有所作为 B . 竞争得双赢,兄弟姐妹竞争必结硕果 C . 家风代代传,良好家风家教助人成长 D . 少年当自强,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奋斗
  • 15.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道出了一位母亲发自肺腑的难言与无奈。步入青春期后的我们,常会出现逆反心理,要破除隔阂,实现与父母、家人的和谐交流,合理的举措有(    )

    ①端正自己的态度,理解父母的苦心

    ②与父母有分歧时,注意控制自己情绪

    ③创造机会,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④敬重父母,不做有违父母意愿的事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对于人类而言,一项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长期熬夜、通宵不眠等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生物时钟,从而损害健康,引发疾病。这一研究说明(    )
    A . 生物钟是生命健康保障 B .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 . 要乐观面对生物钟紊乱 D . 需要不断地调整生物钟
  • 17. 《加班熬夜,996“ICU”》、《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沉迷游戏,正在摧毁你》……这类文章常会刷爆网络、传媒。这启发我们要(    )

    ①善待他人的生命

    ②活出生命的精彩

    ③养护我们的精神

    ④争做社会的伟人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在2019年5月16日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与挫折,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努力。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自强能使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B . 凡是身体残疾的人,都具备自强品格 C . 自强是活出尊严、实现价值的必备条件 D . 自强的人意志更加坚定,更能通向成功
  • 19. 下面漫画《面对挫折的三种人》告诫我们(    )

    ①挫折由多种多样的因素造成

    ②对待挫折要发掘生命的力量

    ③战胜挫折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方法

    ④挫折不可怕,“君子当自强不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人民日报》报道了凡人善举“莫问谁”:在江苏南通,志愿者活动轰轰烈烈,人数已达120多万。这座城市的凡人善举与“大爱”是从一个叫“莫文隋”的志愿者捐款开始的。如今,每年3月5日既是学雷锋活动日,也是“莫文隋日”。“莫文隋”们的行为启示我们(    )
    A . 生命拒绝冷漠,要善待自己 B . 越辛苦的岗位越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C . 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D .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现生命的独特性
  • 21. “感动中国”人物排雷英雄杜富国,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杜富国的举动诠释了(    )

    ①人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人必须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③一个人活着的真正要义就是要牺牲一切

    ④奉献社会,勇敢担当,照亮他人,温暖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简答题(共2小题,共16分)</b>
  • 22. 我们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担心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我们期望生命精彩,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惑。我们究竟是谁?我们要去往何处?我们走在寻找自我、发现自己的路上……

    围绕“发现自己”这一主题,婷婷与慧慧两位同学阐述了如下观点,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综合评析。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日益重要。互联网也为人们的交往、通往世界开启了新窗口。但网上交往也存在隐忧,甚至会因交友不慎,带来伤害……对此,某班小李同学深有感慨:“都互联网+了,但我的父母却坚持认为网上交友就是陷阱,太危险,必定影响学习,坚决反对。我该怎么办啊?”

    材料二:腾讯发布《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揭示:约52%的年轻人在其朋友圈中屏蔽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成了“圈外人”。调查获悉,朋友圈屏蔽父母的主要原因包括怕父母担心,父母无法理解自己,还有不喜欢听父母唠叨……甚至认为“我的权利我做主,屏蔽父母是自由”。

    1. (1) 从“交友的智慧”角度,为劝解小李父母改变观念,对“网上交友新时空”放宽心出出主意。
    2. (2) 运用“爱在家人间”的相关知识,试着为打破圈内圈外的“屏蔽”,实现沟通顺畅建言献策。
三、<b>分析说明题(12分)</b>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生命的拷问,亘古至今。古有云:“水火无生,草木无知,禽兽无义,唯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有人认为,不同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生命无法替代;“生命如白驹之过隙”;生命没有“回程票”……

    材料二:平凡生命也能孕育绚烂。“时代楷模”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30多年来,与妻子一起以岛为家,与孤独为伴,默默坚守。升旗,巡岛、写日志、守护航标,维护军事设施……平凡之举,那么的一丝不苟,但毫不懈怠,他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1. (1) 紧扣材料一,我们该怎样认知生命?
    2. (2) 结合材料二中“时代楷模”王继才的事迹,邀你参与“平凡与伟大”话题的讨论,请草拟一份发言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