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

更新时间:2017-08-11 浏览次数:8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里的“利”指的是(    )

    A . 便利隋炀帝南巡 B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 巩固了隋朝统治 D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 2.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汉武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3.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杜甫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 .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杜甫) C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D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 4.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的割据时期,后周世宗励精图治,大力改革。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发展是(    )

    A . 人口的增长 B . 战乱较少 C . 政治清明 D . 经济重心南移态势明显
  • 5. (2018七下·苏州期中)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6. (2016七下·成都期中)

    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 7. 近年来历史影视作品常见于各大主流媒体,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    )

    A . 唐玄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 李白使用“交子”支付给“正店”老板酒钱 C . 两宋时期,“瓦子”里演出时使用《本草纲目》为道具 D . 明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 8. (2017七下·惠民期末)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坐面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

    A .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 生活习惯的变化 C .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 君主权力的强化
  • 9. 2016年9月,历时7年之久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西藏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唐玄宗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 B . 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C . 清朝入关后,康熙帝册封了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D . 雍正帝专门设置军机处,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10. 2017年下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 >判断题</b>
  • 11.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子不会做”是基于统治后期的安史之乱。

  • 12.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实行八股取士。

三、<b >综合题</b>
  • 13.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世”。

    1. (1) 请分别写出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出现的一个“盛世”?(2例)

    2. (2) 结合所学谈谈促使出现以上两个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 1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经济篇】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远远超过了前代。中国大量的瓷器、丝织品、茶叶、纸、铁器等输出国外。在非洲的坦噶尼喀不断发现了宋代的瓷器和瓷器碎片。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1. (1) 请问材料所指的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2. (2)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是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材料告诉我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 (3) 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 15.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三: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