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7 浏览次数:1225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bēi)    然(zú)    主(zǎi)      人迹至(hǎn) B . 歪(zè)     使(chāi)  愧(zuò)   惟妙惟(xiào) C . 责(jié)     禁(gù)     首(jī)       广无垠(mào) D . (náo)     然(è)      代(páo)    鳞次比(zhì)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零落    倔强    头晕目眩    一拍既合 B . 琐屑    烦燥    锐不可挡    销声匿迹 C . 恣睢    胆怯    开卷有益    顾名思义 D . 厚实    慰籍    鸡犬不宁    一泄千里
  • 3. 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           之识;多畏者,必无           之见;多欲者,必无          之节;多言者,必无          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A . 卓越   笃实   沉潜    慷慨 B . 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 . 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 . 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 . 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 . 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 . 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70多万人饮用安全的重要任务。
二、<b >书写</b>
  • 5.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ǎo)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说柔日读史,(gāng)日读经。这是说,意志懈(dài)时读史以明志,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

  • 6.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2. (2)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3) ,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 (4)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5. (5) 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黄鹤楼》),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6. (6) 义乌古称乌伤,“乌”是义乌人的文化图腾。古诗文中有很多与乌鸦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待君久不至,已     

    ②无案牍之形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     

    ④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 8.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屠惧,投骨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 . 渔人甚异            辍耕垄上 C . 相与步中庭        所欲有甚生者 D . 间千二百里        俟欣悦,则又请焉
  • 9.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或情节。

    1. (1) 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人物)了。”直抢过去。(《浒全传》)

    2. (2)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因为(情节)。(《故乡》)

    3. (3) 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骆驼祥子》)

      “她”是(人物)。

    4. (4)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走吧。”(《最后一课》)

      “他”是(人物)。

    5. (5) 在法庭上,高利贷者夏洛克要按照契约(情节),由此展开了一场生死交锋。《威尼斯商人》中的这场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 10.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3)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 (4) 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5. (5) 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 , ”(《黄鹤楼》),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 11.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2. (2) 【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3. (3) 【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三、<b >现代文阅读</b>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等人的负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 100余次;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被转发11000次,评3 300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2013年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中,造谣诽谤可能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查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本身找资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第5版,有删改)

    1. (1) 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2. (2) 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

    3. (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秦火火”案是2013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以来依法查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B . 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C . 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误了孩子高考。电话:13****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D . 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是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
    4. (4) 中国有6.18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一些腐败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挽歌

    徐树建

        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农村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是永远,因为土地被征用了。房子被拆迁了,老牛头将不得不进城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老牛头走倒不要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问题是家里那些牛怎么办。老牛头一辈子养牛,靠养牛养活了一家人,并送儿子上大学、在城里安家结婚。当听说非搬家不可后老牛头蒙头睡了三天三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牛,一头一头油光水滑的牛给人家牵走了,那时刻牛纷纷回过头朝着他哞哞叫,老牛头背过脸去假装看不见,假装那是人家的牛。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老牛头都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可是不卖不行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老牛头把大黑牵上了集市。这样的一头大黑牛太馋人了,大伙纷纷簇拥过来,价钱出的一个比一个高。老牛头只是不言语,到最后老牛头问人家:“牛卖给你后你怎么对它?”

        有人说耕田,老牛头黑了脸;有人说杀了卖肉,被老牛头啐了一脸的唾沫星子……大半天过去了,谁也没能买走大黑。天色渐渐黑下来,他看到还有个人一直没走。

        那人老牛头认识,是邻村的一位老哥们儿,也是个常年养牛的。

        老牛头问他:“我说老哥,你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听了先递根烟给老牛头,点上叹口气,说:“我养了一辈子牛,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牛,老哥,你怎么就狠了心卖它呢?”

        老牛头正抽烟,一听这含在嘴里的烟就抖起来了,好半晌才开得了口:“不卖不行啊,房子全拆迁了,没处养它了。你们村子没拆吧?唉,真好啊!”

        那人点点头,看着大黑的眼里全是赞叹的神色,又像老牛头一样爱怜地一遍遍抚摸牛,说:“我倒是想买它哩,它要是到我家啊,我天天让它喝最干净的泉,吃最嫩最香的草,不会让它受一丁点委屈的,可是,我出不起钱啊……”

        老牛头大叫起来:“老哥,就冲你这番话,大黑﹣﹣我送给你,一分钱都不要!我只有一个条件,隔三差五的我从城里回来时,你得让牛跟我做会伴!”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在夜色里一步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冲洗,一个多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乍见老牛头,那老哥一脸的惊诧,说:“我说,个把月不见,你白是白了,可精气神不那么旺哩。”

        老牛头喉头涌动,双眼痴迷地盯着大黑看,:“老伙计,可想死你了,我夜夜睡不着觉哩……”便伸出手去摸,谁知大黑牛猛地一伸脖子,那双月牙一样的尖角示威似的一扬

        老牛头大惊:“大黑,是我啊,我老牛头啊!”

        可是大黑还是冲他发脾气,一点也不让他亲。

        老牛头终于双手捂脸凄叫起来:“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

    (选自《2013年中微型小说精选》,略有删改)

    1. (1) 文章开头说:“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说:“老伙计 , 大黑……对不起你了……”

    3. (3) 请对文中画线的细节作具体赏析。

    4. (4) 文章结尾处写道“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请用第一人称写出老牛头此刻的心理活动。

    5. (5) 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为题,阅读文,写出你的理解。

四、<b >古诗文阅读</b>
  • 14.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即事

    宋•徐侨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1. (1) 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2. (2) 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 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吴广爱人

      ②广故数言欲

      杀两尉

      ④乃令符离人葛婴兵徇蕲以东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祭尉首

      A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 . 屠惧,投 C .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D . 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匿名谤书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1. (1)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曾经) B . (给予) C . 书字校之(毁谤) D . 果马生所作,之(罪行)
    3. (3) 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

    4.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有所贷

      ②弗

      ③取书字校之

      ④果马生所作,

    5.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五、<b >写作</b>
  • 17. 请以“热门话题”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点、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