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0-02-20 浏览次数:1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襟威坐          迁徙(qiān xǐ)     仲裁(zhòng cái)   诚惶诚恐 B . 筋疲力尽          舰艉(jiàn wěi)    旋风(xuán fēng)   默契(mò qì) C . 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ú)    镌刻(juān kè)     连棉不断 D . 诘责(jié zé)    妯娌(zhóu li)     辗转反侧            周济(zhōu jì)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 .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 .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 . 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 3. 下面对《水浒传》这部名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只是初到梁山就受到晁盖的排挤。 B .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位好汉能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刘唐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恰到好处,全然不露痕迹,使精明的杨志中了计。 C . 《水浒传》108将中有三对夫妻:小尉迟孙新与母大虫顾大嫂,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矮脚虎王英与一丈青扈三娘。 D . 《水浒传》108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小旋风柴进,“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的都是花和尚鲁达。
  • 4. 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小强同学整理了一套文言文复习资料,同学们看后都说好,同学小明想借去复印,小强认为复印别人的资料不如自己整理记得牢,不想直接把资料借给小明,他愿意帮助小明整理资料,他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复习资料有用,就抓紧时间自己去整理一份吧! B . 整理这份资料花费了我好多精力,你怎么好意思白白拿去复印呢? C . 复印别人的资料并不能替代复习,要提高成绩还需要自己好好复习啊! D . 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你也自己整理一份吧,我会帮助你。
  • 5.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何为担当?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________,司马迁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________,林则徐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胆气挺身而出,虎门销烟;________,范仲淹虽然遭遇贬谪,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

    ①担当是种责任    ②担当是种境界    ③担当是种勇气

    A . ②③①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①②③
  • 6.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 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二、<b >句子默写</b>
  • 7. 古诗文默写
    1. (1) 树树皆秋色,。(《野望》)
    2. (2)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3. (3)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4.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5) 曹操《龟虽寿》一诗中,“,志在千里”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
    6. (6) 《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这是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
三、<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处      阙:

      ②沿无阻绝    溯: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3) 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空限填一字)
    4. (4)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四、<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可能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改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1) 文章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中描述的内容写起有什么作用?
    2. (2) 从文章来看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出现哪些弊端?
    3. (3) 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4)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可能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其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來,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祥母亲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⑪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⑫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⑬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瀚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1. (1) 概括本文困绕“爱之寻”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
    2. (2)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划线的词语。

      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了一下。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3. (3) 联系全文说说第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 (4) 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①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②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③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⑤当然,坚持不是不辩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行篮打水一场空。

        ⑥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人民日报)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4) 文中说“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
五、<b >材料作文</b>
  • 12.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二)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