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综合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10 浏览次数:1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芜湖月考) 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 .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 . 位移有方向,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D . 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 2. (2016高一上·苍溪期中)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被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 . 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B .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C . 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 . 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 3.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 . 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 . 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间隔 D . 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 4.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 位移 D .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都是矢量
  • 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 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   

    A .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B .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 .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D . 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
  • 6. (2017·杨浦模拟) 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 .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 7. 物体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
    A . B . C . D .
  • 8. (2019高一上·惠来期中) 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过程加速度不断变化 B . 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为1s C .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 D . 从上抛至落回原处的时间为4s
  • 9.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现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F与水平面成 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5,则(   )

    A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 B .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 C . 物体加速度为 D .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
  • 10.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时,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水平弹出P球,同时Q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已知P、Q为两个相同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Q球先落地 B . P球先落她 C . 两球同时落地 D . 两球落地的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
  • 11. (2019高二上·田阳期中) 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 0~1s内合外力做功2J B . 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C . 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D . 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二、多选题
  • 12. 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 ,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 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 . 当F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 D . 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 13. 如图所示,弧旋球是指运动员运用脚法,踢出球后使球在空中向前作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下列关于弧旋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B . 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指向轨迹内侧 C . 球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D . 球的速度方向指向轨迹内侧
  • 14. 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A .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 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C . 运动时间为 D . 运动的位移是
三、实验题
  • 15.         
    1. (1)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 角的两个水平力 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m/s2
    2. (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其质量为7kg,它在一大小为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开始运动5s所通过的位移大小m,运动5s末速度大小是m/s.
    3. (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根据图中给定的长度,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为m/s2 ,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

       

    4. (4)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若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须满足条件;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该同学测量了两小车的位移为 ,则 =

四、解答题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26N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 ,求:

    1. (1) 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2. (2)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17. 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4.0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 求:

    1. (1)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 (3) 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 18.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0 , 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则:

    1. (1)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 (2) 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 (3) 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 19. (2019高二下·鹿泉月考) 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已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汽车与自行车相遇,此时汽车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求:
    1. (1) 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 (2) 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多少?
    3. (3) 两车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