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28 浏览次数:4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shènɡ)的、让人垂(xián)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逞、变化多端的饮食世界将展现在你面前。 B . 孔乙己被人嘲笑是常有的。慢慢坐着喝的阔(chuò)者,取笑他的穷酸;四肢健全的短衣帮们讥讽他捞不到半个秀才,让其(tū)唐不安。孔乙己的命运真是悲惨之极啊。 C . 生命就像一江春水,有时会遇到悬(yá)峭壁的阻拦,这时请你不要徘(huái)不前,要勇敢地穿越它,你会收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D . 不要轻(xū)了事业对精神的儒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xié)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杭州要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让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从杭州迸发、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B . 本届西博会围绕以“新时代  新西博”为主题,将与中国电商博览会联合举行开幕活动,并举办系列会展、节庆活动。 C . 《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因而受到人们追捧。 D . 中国男篮在本届亚运会上以全胜战绩夺冠,终于圆了困扰中国男篮多年的“亚洲篮坛霸主”情结,同时也鼓舞着更多年轻人融入篮球运动。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代指“史册”。 C . 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节选自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刻画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同时也刻画了极富个性特征的市侩小人胡屠户。 D .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
二、<b>基础知识综合</b>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①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②技术难道只具有实用价值吗?③技术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 , 丝绸远销世界,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雅的情趣。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 , ④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1. (1) 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洒落 B . 闻名遐迩 C . 相得益彰 D . 熏染
    2. (2) 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b>句子默写</b>
  • 5. 古诗文默写。
    1. (1) 溪云初起日沉阁,,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2. (2)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 (3) 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5. (5)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 (6) 新市长上任两年,力创花园城市,全市面貌大变,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来形容,就是“。”
四、<b>名著阅读</b>
  • 6. 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内容

    题目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四十三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示例:林冲被调到草料场去看守草料,因住的草屋被风吹倒而被迫夜宿山神庙,没想到追踪而至的陆虞候等人火烧大军草料场,并在山神庙门外议论此事。林冲在庙内听到实情,义愤填膺,手刃仇人,连夜奔梁山而去。概括画线句的故事:

    ①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第三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然后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半世强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①点评:鲁达虽为人豁达,生性生猛,却也不失细心。鲁达并非一味莽撞地去寻镇关西,而是阻止店小二报信,等金氏父女安全了方才去找镇关西,足可说明,鲁达做事,有条有理。他不似林冲的忍让,也不似宋江的圆滑,他有自己的行事风格。

    点评第②段中林冲的形象:

五、<b>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鱼头豆腐

    薛长登

        ①我骑着电瓶车拐进一条巷子,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②“郝大爷在家吗?”我冲屋里喊。

        ③“门没锁。”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④我推开门,拎着包进了屋。屋里光线昏暗,在靠右墙的旧沙发上窝着一个老人。

        ⑤“您饿了吧?”我歉意地说,“来时半路上车子轮胎破了。”

        ⑥“没关系。肉吗?我闻到了,还有什么?”老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⑦我从包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老人装了一碗米饭,像往常一样念叨起来:“要是有一碗鱼头豆腐就好了。”

        ⑧我提出一个保温桶,放到他面前,他说:“我没叫这么多菜啊,我每天只要10元的菜啊。”

        ⑨“这道菜是免费的,店里对老客户的赠送。”我说。

        ⑩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⑪我转身要走,他示意我坐下。他第一次邀请我坐下。

        ⑫“多大了?”他喝了一口汤后问。

        ⑬“17岁。”我说。

        ⑭“你没上学?”“没。”我局促不安起来。

        ⑮“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⑯“你瞧,我这屋子要拆迁,几年前都要拆了,我不等那钱用,我有钱。”他岔开话题,“儿子在上海工作,两口子一年七八十万,催促我多回了,我不去,那地方没有我的玩友,还有她,你看,放哪啊?”

        ⑰他指着墙上的一个相框,一个老太太慈眉善目。“我最喜欢吃她做的菜,特别是鱼头豆腐。这饭店的鱼头豆腐可以,但没有她做的那味道。”他眯着眼品着汤。“她走后,我就没那口福了,腿脚又不灵便,自己还不会做菜,就这么将就过着。你家里还有谁?”

        ⑱“我还有……我爸一人。”我嗫嚅着说。我不愿告诉他我是弃婴,被父亲收养,我更不愿告诉他父亲今年66岁,每天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挣钱。我赶忙起身,说:“我得走了,我还得回店里做杂活。”

        ⑲以后,每逢节日或月底,我都会带着装着鲜美鱼头豆腐的保温桶,总以店里搞活动为由,带给郝大爷一份惊喜。

        ⑳这天,看到他低头品味着鱼汤时,那半头白发在我眼前晃,我想起父亲,忍不住对他说:“我能用一下你家的电话吗?”

        ㉑他先是一愣,然后指着摆在大桌子上的电话机,笑呵呵地说:“怎么不能,你想用随时用。”

        ㉒我拨打了一个电话,低声说:“爸,昨天我从邮局给你汇了1200元钱,注意查收。还有你不要太省了,中午也买点肉菜……”我看到时间有近3分钟了,连忙说再见,挂了电话。

        ㉓“打给你爸的电话?”郝大爷看我走过来,关切地问。我点头。

        ㉔“吃了鱼头豆腐,别的人都说我显年轻了,下午我得去把头发染黑了,哈哈,再年轻一回。”郝大爷满面红光地说。

        ㉕看到郝大爷开心的样子,我头脑不断闪现父亲经常只吃着干饭,喝着白开水的情形。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㉖我另外买了一个大的保温桶,里面装满了鱼头豆腐。我在每个周日送外卖时,顺便送十几份鱼头豆腐出去。扫路工人、大学生、鞋匠、出租车司机和路人,我都给他们提供过热热的鱼头豆腐,当他们疑惑时,我会说:“店里搞爱心活动的。”

        ㉗这天,我回到店里,店里的老板对我说:“来一下我的办公室。”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㉘“老板,我没做对不起店里的事情,您不能解雇我。”我着急地说。

        ㉙“这不是你的工资,郝大爷来过了,你这孩子,工资不高,做了好事,还不让后厨师傅说。这钱奖给你的,你为店里带来了生意,郝大爷为咱店介绍了不少客户,许多人家中午不做菜,就订我店里的菜。从今天开始,咱们店每个周日免费提供鱼头豆腐50份,打包盒没法用,就用定制的保温桶,这50份鱼头豆腐就由你送出去。”

        ㉚我鼻子一酸没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连声说“谢谢”。

        ㉛老板递给我一个手机,说:“这是郝大爷送你的,他说让你多给家里打电话。”

        ㉜九月份第一天,我要离开饭店,到饭店几里外的一个技校念书。郝大爷为我找的学校。我的吃住费用都由郝大爷承担。他只有一个条件,让我周末带一份鱼头豆腐给他。

        ㉝“你周日还得来啊,50份鱼头豆腐还得由你送。”临别时,老板叮嘱我。

        ㉞我对老板深深鞠了一躬。

        ㉟“这孩子挺懂事的。”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得感谢你啊,你为我店带来了好运。”

        ㊱“是您做了善事。昨天我爸来电话了,说每周村里老人都能吃到一份肉菜,有鱼头豆腐或鱼香肉丝,每周都换花样,别人送的。他们几个老人聚到一起,商讨这个星期日送点什么出去。”

        ㊲“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老板感叹道。

    (选自第2018年第7期《小小说月刊》)

    1. (1) 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着光,一瘸一拐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②“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2. (2) 文章结尾老板说“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是什么让他觉得“了不起”。
    3. (3) 结合选文分析题目“奔跑的鱼头豆腐”的作用。
    4. (4) 本文作者想通过“奔跑的鱼头豆腐”表达什么主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让伪科技产品淆乱市场

        ①近些年来,高科技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各种打着高科技名号的“伪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令人们难辨真假,频频上当。

        ②不久前,潘建伟量子通信团队又取得重大突破。意想不到的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喜报频传,却让不法商家有了新的可乘之机,以量子科技概念包装的产品屡见不鲜。各种冠以量子科技概念的产品:量子养生衣,号称植入了高频量子芯片,能打通人体微循环,解决各种身体堵塞问题,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此外,还有“功能强大”的量子水、量子袜、量子空气净化器、量子隐身衣、“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在“量子”概念的包装下,一个个普通商品立刻“神奇”起来

        ③高科技概念除了被用来包装商品外,还被一些传销组织当成传销工具。披着高科技的外衣传销,比传统传销隐蔽性、欺骗性更强,也更加难以识别。比如,科技热词区块链被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炒作,或炒高币值“割韭菜”,或以“虚拟币”之名行“传销币”之实,致使诈骗案件接连发生。

        ④人们之所以轻信这些“伪科技”神器,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新科学技术存在好奇和崇拜的心理,但实质上是科学文化认知出了问题。国人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大,民众科学素养水平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也使得中老年人群成为“伪科技”产品瞄准的最大目标。

        ⑤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的社交圈就会逐渐收窄、信息接收渠道减少,容易与时代脱节,因此被“伪科普”“伪科技”迷惑的可能性更高。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有着利益驱动的“伪科普”以假乱真,让处于信息封闭状态的人,很容易失去判断力和辨别力。

        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也会产生误导,人们从小到大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对科学普及影响很大。不法商人将高科技概念与偏方相结合,让“迷信”有了所谓的科学依据,危害更大。有些“伪科技”即使有权威专家解释批驳过了,仍有人坚信。而且,许多人存在“宁信其有”“信则灵”“随大流”等心态,也使得“伪科技”得以持续流行,花样不断翻新。

        ⑦“伪科技”产品不断“升级”,被利用的高科技概念也更加尖端,这样的“李鬼”让消费者更加难以分辨。对此,普通消费者如何鉴别真伪呢?

        ⑧首先是要继续加强科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动讲解,增强普通人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时希望科学家们能积极地参与科普,掌握话语权。提升科学素养,不能完全依赖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现阶段能起到更大作用的,是学校教育。遗憾的是,不少人的学习动力往往是应付考试,而不是个人科学素养的提升,也不注重科学精神和思维的培养。同时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与科技专家的沟通,及时依法严肃查处这些违法行为。

    1. (1) 概括“伪科技”让人们频频上当的原因。
    2. (2) 文章第③段中列举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炒作的现象有何作用?
    3.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量子”概念的包装下,一个个普通商品立刻“神奇”起来。(写出“神奇”的含义)

      ②“伪科技”产品不断“升级”,被利用的高科技概念也更加尖端,这样的“李鬼”让消费者更加难以分辨。(句子中“李鬼”有何表达效果?)

    4. (4) 王大爷在一次针对老年人“健康公益活动”中,听说“高科技基因检测”对儿孙的将来很有帮助,他准备拿出积蓄3万元进行基因检测。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说王大爷,防止他被骗。
六、<b>文言文阅读</b>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乃自赎以妾之

        三年秋,兀术入侵。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帝如浙东。梁氏白世忠曰:“兀术孤军深入。即破临安,已强弩之末。必掳掠而北归,不如半途击之,可操必胜。”

        兀术饱掠归至镇江,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金将李选已降,兀术不得渡,乃与世忠约日大战。两军初合,金军矢密如雨,世忠军稍却。梁氏去铁铠,掷兜鍪,锋矢不避,亲执桴鼓,于是士气大振,金兵终不得渡。败至黄天荡死港。世忠兵少,与兀术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敌乃得绝江遁去。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梁氏以兀术遁去,上书劾世忠“失机纵敌”。高宗深为抚慰,褒奖甚宠。梁氏领军数败金人,威震四海。金人闻“娘子军”之名,无不丧胆。

    (有删改)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过去) B . 身不为男儿(遗憾) C . 梁氏之(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D . 敌乃得江遁去(阻断)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乃自赎以妾之。

      ②两军初合,金军矢密如雨,世忠军稍却。

    4. (4) 后人评价梁氏:“古今女子,唯此一人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
七、<b>诗歌鉴赏</b>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阻风:被风阻滞。②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城南,离查慎行的家乡只有几十里地。③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

    1. (1) 方诗通过“”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美景,而查诗通过“菜花香”让人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 (2) 两首诗都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但春风在两位诗人心中的感受却不同,请加以赏析。
八、<b>综合性学习</b>
  • 11. 新学期开始了,九年级某班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新学期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假如你是该班班长,将如何把以下同学的意见整理出来,用书面形式转达给班主任。要求整理出的内容信息全面、表达委婉得体,不超过80字。

    学生的发言如下:

    ①到了九年级,我希望能和我讲得来的同学一起坐,这样关系比较和谐,也有利于共同进步。

    ②是的,班级里谁跟谁坐总是班主任说了算!有时和不喜欢的同学一起坐,简直是受罪。我建议座位应该自由组合。

    ③自由组合也不一定好啊,爱讲话的同学自由组合到一起,影响到课堂纪律那可怎么办?

    ④先自由组合,老师再审核把关比较好。

    ⑤我赞成④的观点。教室座位这样分,更有利于互帮互学。

    ⑥老师审核?那还不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吗?

    ⑦不能这么说,学生还是应该听从老师的安排的。她的安排自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老师审核时,可以多做做调换座位的同学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就好了。

九、<b>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蜗牛问妈妈:毛毛虫姐姐和蚯蚓弟弟跟我们一样,没有骨头也走不快,为什么只有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着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它: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