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1 浏览次数:10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
  • 2.

    如图,有一长为120cm的玻璃棒竖直放置,当红蜡烛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30s,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90cm,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  )

    A . 3cm/s B . 4cm/s C . 5cm/s D . 7cm/s
  • 3.

    山地自行车比赛是勇敢者的运动.自行年的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后轮与小齿轮绕共同的轴转动.如图所示,A、B和C分别是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则(  )

    A . A,B两点角速度相等 B . A,C两点角速度相等 C . B,C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D . 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 4.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  )

    A . 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 . 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 C .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 .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减小到原来的
  • 5. 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则力做功的功率越大 B . 由P= 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C . 从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 D . 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不一定越大
  • 6.

    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M做的功为W1 , F2对m做的功为W2 , 则(  )

    A . 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 B . 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 C . 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D . 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 7. 关于对开普勒第三定律 =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B . 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行星无关 C . 该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D .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1 , 周期为T1 ,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2 , 周期为T2 , 则 =
  • 8.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B .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C .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 9.

    如图所示,洗衣机脱水筒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  )

    A . 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弹力提供的 B . 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 C . 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弹力增大 D . 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增大
  • 10.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沿直线运动,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J,在第1秒末撤去拉力,其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 , 则(  )

    A . 物体的质量为10kg B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 第1秒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 D . 第1秒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
  • 11. 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高度,那么(  )

    A .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B . 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 C .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
  • 12.

    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 . 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 C .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的周期 D .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
二、<b >实验题</b>
  •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他们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一个钢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钢球从桌面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然后用方格纸做背景,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方格纸每小格边长5厘米,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钢球由A到B时间为

    2. (2)

      如图是该组同学得到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三张连续照片的局部图,由图可判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运动;

    3. (3) 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

    4. (4) 小钢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m/s.

  • 14.

    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 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对纸带上起始点的要求是初速度为零,为达到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

    2. (2) 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 由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算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

      ②打B点重物的动能为J.

      ③指出造成第(2)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主要原因是.

    3. (3) 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 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3中的 .

三、<b >解答题</b>
  • 15. (2017高一下·蚌埠期中)

    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 (1) A点与O点的距离L;

    2. (2) 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

  • 16. 探月宇航员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绕月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0 , 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 (1) 月球的质量M;

    2. (2)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3. (3) 在月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

  • 17. 一列火车总质量m=5×105kg,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3×106 W,水平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是车重的0.02倍,火车在轨道上从静止开始行驶时,发动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P,取g=10m/s2 , 求:

    1. (1)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m

    2. (2) 当行驶速度为v=20m/s时,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此时加速度a是多大;

    3. (3) 若火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维持的最长时间t为多少.

  • 18. (2017·江都会考)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切,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C、O、B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 (1) 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 (3) 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