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37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请选出下列划线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用(pìng)        魁(wú)            字(tiè)        威风凛(1ǐn) B . 障(píng)        门(kuāng)        热(chì)        锐不可(dāng) C . 回(yū)        两(qī)            濡养(rú)        春寒料(qiào) D . (cōng)      合(qiè)            拘(nì)        众取宠(huá)
  •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 人一旦有了理想,精神面貌也会变得不一样,好运接踵而至 B . 不管遇到怎样的意外情况,他总能高度集中,阳奉阴违 , 冷静处理。 C . 他的阅历丰富,在汹涌的文思中洋溢着诗情哲理,勾画人物常常入木三分 D . 这个标题是张老师标的,他当时似乎信手拈来 , 毫不费力。
  •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观澜版画基地的全称是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典雅高贵。 B . 马云身穿不同颜色的同款毛衣在多次行业大会上,费脑筋换个颜色已经是极限了。 C . 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从而去尊重生活。 D . 那堂课后,我发现大家的情绪明显增加了,不但上课气氛活跃,而且课下自发组成了学习小组。
  • 4. 下列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①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

    ②都是有节有序,走走停停,接力而行。

    ③节是一个运动着的概念。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

    ④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

    ⑤节者,接也。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直线前进。

    A . ⑤②③①④ B . ⑤②①③④ C . ③⑤②①④ D . ③⑤②④①
  • 5.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 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恩师”。这句话的主干是“母亲是恩师”。 D . 短语“精神焕发”“交通规则”“变得更好”的结构都相同。
二、句子默写
  • 6. 请在下面橫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 (1)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2. (2)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3. (3)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4. (4) 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5. (5)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 (6) 水击三千里,。                (庄子《北冥有鱼》)
    7. (7) ?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京口登北固亭有怀》)
    8. (8)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9. (9) 诗人与酒总是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借酒思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岑参巧用典故,感叹战乱中“”的凄清状况。
三、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敏: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1)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两岸皆怪石 

    2.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3. (3)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两文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 8.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下手机,不然你真的会瞎

    李斐然

        ①微软的报告称,77%的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研究了这种技术上瘾的现象。在他的调查里,超过59%的人承认,他们依赖社交媒体,如果超过半小时没有上网查看,他们就会觉得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在另一次调研中,46%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显然,我们被眼前的这个屏幕迷住了,逐渐上瘾。

        ②为什么屏幕会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在采访了开发者,查阅了数据报告后,我终于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身边究竟在发生什么——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③这一切细微设计,从医学角度看,简直就是一出悲剧。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也就是说,每隔3秒钟左右,眼睛有一次不自主的眨眼,这个过程被称为“瞬目过程”。每一次完全的瞬目过程,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休息。

        ④但是,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更要命的是,屏幕还在源源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点,在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

        ⑤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最新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屏幕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 , 因为泪腺受到的刺激少了,总体分泌量就会受损。我们的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也更容易患上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眼部疾病。这种看似并不严重的状态积年累月会影响人类视力,特别是代际视力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估,到2050年,全球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近视,而东亚地区这个比例会更高。

        ⑥那么,医生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吗?

        ⑦“阳光对视觉发育的影响,是小儿眼科和视光学领域最热的课题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眼科医生文静说。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形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对眼睛也有保护作用。

        ⑧对照太阳和屏幕的光谱,就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太阳的光谱,是一种连续的全光谱,它拥有不同波段的光,这种光源经过长距离的传递,均匀地弥散在我们的眼睛里,温和而均匀地剌激视网膜细胞发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养护着人类的眼睛。研究者的建议是,儿童需要每天在至少1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3个小时,才能有效避免近视。但问题是,它很难实现……

        ⑨每年夏天,很多小升初的孩子会来医院看眼睛,他们在诊室里崩溃大哭,无法接受自己一生要与衰弱的视力共存这个事实。而在此之后,他们还将继续面临一个更严酷的世界,永远在线,永远看着屏幕工作。只不过,活在此刻,还是要放下工作,走出房间,去晒晒太阳。

    (摘自《博客天下》2018年第21期,有删改)

    1. (1) 手机屏幕对我们的眼睛有哪些伤害?请分点概括。
    2. (2) 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3) 今年的两会上,很多代表提出“加强视力保护应是国家战略,全社会的行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应该如何保护眼睛,提高视力。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鸟巢与洞穴

    黎戈

        ①不知是因为上了年纪,还是因为成长在匮乏年代,我发现妈妈的囤积癖越来越严重。

        ②妈妈每天都在研究商场的打折广告,大量购置减价的东西,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被堆满了。每次我回家,要一路途经米袋、卫生纸、洗衣液、肥皂、饼干,跨越各路杂物,才能艰难地抵达我的书桌。另外,各种废弃物,妈妈也是绝不丢弃的,包括皮和我穿过嫌小的衣服,早就过期的酸梅粉、绿豆糕、蛋挞皮,变形变色已经不知为何物的可疑物,网购的各类包装盒。喝完酸奶的瓶子,妈妈也要洗了收起来,塑料袋也是,家里飘扬着各色袋子。

        ③妈妈偶尔到我家来,环顾四周,叹气说:“很空旷,不像个家,不聚气。”

        ④一开始我嗤之以鼻,指出她落伍的审美观念,并购置了几本日式收纳书向她科普,告诉她提升家居品质的重要性。我妈戴上眼镜认真地看了,感叹说干净整齐,但之后仍然是一个一个洗晾她的塑料袋。

        ⑤然而,即使舒适度欠佳,空间逼仄,我仍然很眷恋妈妈家。我越来越觉得妈妈家像个洞穴——任何一本建筑史,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介绍古代建筑一般都从洞穴开始。《中国古代建筑史》开篇就是山顶洞人的穴居之处。古代的人类,茹毛饮血、衣不蔽体,最后他们找到了洞穴,躲避野兽和风雨。

        ⑥古人白天采集野果,搞不准还摸点虫子、抓只小鸟来补充蛋白质。晚上,他们回到洞穴。在洞穴里,他们储存食物、繁衍后代,学会了用火烧制熟食,走向文明。在古洞的墙壁上,留有人类最初的痕迹。世界各地都有出色的洞绘流传。

        ⑦而动物界,与择偶相提并论的大事,就是筑巢了。一只雄鸟往往要花数月时间,衔来树枝、草和羽毛,辛苦地修建家园。有一些鸟窝漂浮在水湄,以树叶覆盖,躲避天敌;有一些鸟窝用蜘蛛丝拴在树间,像吊床。鸟巢还有带内外间的,有防水隔层的,有大小套房的。这个建房工匠的技术,和雄鸟的毛色、鸣叫声一样,会成为雌鸟择偶的一个指标(人类中,拥有豪宅的“高富帅”,择偶也更容易)。而狼无论到哪里,首先是找地方挖洞藏身。洞里出去的小狼,重返狼穴时,仍然会激动不已,因为那里残留着母亲和兄弟姐妹的体味。

        ⑧未出生时,我住在妈妈肉身的巢穴里;成年后,我仍然不时返回她帮我遮风避雨的巢穴……洞穴并不是密室,它是开放的、不密封的,可供后退容身,也能让人抽身离开、远去出征、步入光明地带。它可以实现外部与内部的空间对话,也是人与人情感互动的地方。相形之下,那些供短时寄居的场所,比如旅馆、客居处、办公室,更像是桥梁和过道。再看那些用过的塑料袋、旧衣服、米袋、油瓶,已经不那么碍眼了。它们就是妈妈用来搭窝的树枝和草

        ⑨我每次回家,都脱了鞋子,换了睡衣裤,爬上床,把书摆一圈,然后掏个洞,坐进去一本本看,好像坐在一棵长满了书的树边,随时可以采摘知识的果实。皮也跟着我养成了这个习惯,一放假就飞奔上床看书。妈妈在灶台、饭桌、水槽环绕的三角地带里,游刃有余、不疾不徐地操刀点火,把烧制好的食物一盘盘端上来。妈妈就像一只从容压场的大鸟,而我和皮,真像两只被喂哺得饱足的快乐小鸟。饭后,三个人靠着、躺着、坐着,看各自的书。妈妈文化程度不高,遇到认不得的字,她就用纸抄下来,然后问我。皮看到有趣的段落,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除此之外,家里静如平湖。这个家,是我们仨温暖厮守的巢穴。

    (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11月12日)

    (注)①皮:小名,作者的孩子。

    1. (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妈妈家”和“鸟巢与洞穴”有哪些相似之处?
    2. (2) 词句赏析:

      ①品味第②段中划线句,说说加点词的妙处。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⑨段划线句。

    3. (3) 细读文段,说说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
    4. (4) 阅读下面文段。“囤积”和“断舍离”这两种生活方式,你更赞成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断舍离”是日本人提出、时下非常流行的现代家居整理方法。“断”,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五、名著阅读
  • 10.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名著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朝花夕拾》

    关注人物

    性格特点

    1.《狗·猫·鼠》

    2.《阿长与<山海经>》

    3.《二十四孝图》

    4.《五猖会》

    5.《无常》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父亲的病》

    8.《琐记》

    9.《藤野先生》

    10.《范爱农》

    《儒林外史》

    探讨小说

    主要情节

    周学道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A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A是第一。谒见那日,着实赞扬了一回。点到二十名,魏好古上去,又勉励了几句“用心举业,休学杂览”的话。鼓吹送了出去。次日起马,A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A又磕头谢了,起来立着。学道轿子一拥而去。

    问题与理解:

    1. (1) 《朝花夕拾》:如果鲁迅先生要将《朝花夕拾》里写到的主要人物加入自己的“朋友圈”,哪一位会成为“置顶好友”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2. (2) 《儒林外史》:选文中的A是谁?如果让你再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在小说中选择),你会讲什么呢?请你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六、作文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后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我们的身体随之变得强壮、知识随之变得丰富。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正在无可挽留地离我们远去:阳台的盆栽取代了树林的清新,惊蛰的蝉蜕已经被慢慢淡忘,吆朋呼友的游玩代替了独自的寻觅思考,手机的时尚碎片阅读占用了书香经典的浸濡,童年的曼妙纯真已然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请以“远逝的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