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前旗四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13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十二铜表法以》、儒略历”等内容与下列成就同属于一个国家的文明(   )
    A . 帕特农神庙 B . 《掷铁讲者》 C . 万神庙 D . 《荷马史诗》
  • 2.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封建贵族阶层 C . 市民阶层 D . 工业无产阶级
  • 3. 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③太阳历    ④象形文字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4. 公元前6世纪,茂密的菩提树下,一位智者在独自沉思,寻找苦乐两极之间的平和,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全新的信仰:他是(   )
    A . 耶稣 B . 乔达摩·悉达多 C . 穆罕默德 D . 老子
  • 5. (2019九上·环县期中)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古罗马是欧洲哲学的故乡

    ②罗马的儒略历是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③《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④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⑤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凯旋门、方尖碑等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 6. 历史课上,某老师讲述到: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土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该老师可能正在分析(   )
    A . 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 B . 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 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 7. “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实行权力分享联邦政府享有宪法明确授予的权力,如货币发行权、对外宣战权等;其他宪法没有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归各州政府所有。”文中的“宪法”(   )
    A .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B . 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C . 彻底催毁了封建专制制度 D . 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 8.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岷起》中提到,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以下说法最体现材料内涵的是(   )
    A . 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 . 拿破仑战争彻底摧毁了罗马帝国 C . 拿破仑战争完成法国大革命目标 D . 拿破仑帝国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见
  • 9.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   )

    名称

    性质

    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 .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 1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成就或作品体现了文明的交融和发展的是(   )
    A . 《天方夜谭》 B . 《哈姆雷特》 C . 《俄狄浦斯王》 D . “阿拉伯数字”
  • 11. 思想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
    A . 启蒙运动——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 B . 文艺复兴——人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 . 新文化运动一一人们普遍反对民主与科学 D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12.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这句话说明了(   )
    A . 哥伦布发现美洲为地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体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 .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 13.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下列属于这位“大人物”的代表作品是(   )
    A . 《蒙娜丽莎》 B . 《最后的晚餐》 C . 《神曲》 D . 《哈姆雷特》
  • 14. 《大国崛起》解说词: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材料是在叙述工业革命发生的(   )
    A . 主要原因 B . 主要过程 C . 重大影响 D . 扩展情况
  • 15. (2019九上·东莞期中)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 . 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 C .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 . 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
  • 16.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征询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票数第一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 . 创作了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 B . 领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C . 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D .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 17. (2018九上·长春期中) 近代西欧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出现手工工场    ③西欧庄园    ④大学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2019九上·天门月考)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反对本国的封建制度

    ②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④都取得了民族独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9.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可知(   )

    航海家

    国别

    国家

    航行路线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从西班牙启程,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的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领船队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地球是圆的
    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

    A . 工厂制度日趋完善 B . 社会贫富分化加 C .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 .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手工工场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度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掠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的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

    材料三:三角贸易示意图。

    1. (1) 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原始资本积累的性质,并将体现这一性质的句子在材料中找出来。
    3. (3) 材料三中的C大陆是哪位航海家发现的?从B至C航线,贩运的“黑色货物”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体现的殖民方式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一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 22.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请你按以下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

    材料: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 史料是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

      请区别以下史料所属类别(只填序号)。

      ①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②《罗伯斯庇尔传》

      ③《哥伦布航海日记》中哥仑布口述的回忆录

      ④    英国火车博物馆里的蒸汽机车

      A.是实物史料;B.是文献史料;C.是口述史料。

    2. (2) (运用表格一比较历史事件)

      依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内容(6分)

      国家

      革命与变革

      法制进步

      英国

      1640年至1689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①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②颁布《》限制国王的权力

      美国

      1775年至1783年,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逐渐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③通过《》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法国

      18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胜利,法国成立共和国

      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3. (3) 根据材料,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4.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回答出两点即可)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材料二中确立的资产阶级政体体现了哪一原则?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它们对本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2. (2) 材料三中的宪法与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法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的颁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三则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

    公元前1世纪-400年

    401年-1000年

    1000年-1500年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5-16世纪

    尊重航路开辟

    16世纪

    科学革命开始

    17-18世纪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 (1) 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公元前1世纪-1000年间,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
    2. (2) 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发明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过中国的原因?(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