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0-02-20 浏览次数:2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2.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 会人工种植水稻
  • 3. (2019·桂林) 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我们也称他为(   )
    A . 伏羲氏 B . 神农氏 C . 有巢氏 D . 轩辕氏
  • 4. (2019·张家界)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成吉思汗
  • 5. (2019·眉山)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所示的形势图是(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战国 D . 秦朝
  • 6. (2019·桂林) 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
    A .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 扩大了国人利益
  • 7. 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 河姆渡黑陶钵 B . 殷墟甲骨 C . 商鞅方升 D . 半两钱
  • 8. (2019·日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
    A . 青铜器 B . 瓷器 C . 丝绸 D . 甲骨文
  • 9. (2019八上·新泰期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
    A . 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 . 幅员辽阔的疆域 C .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 . 巩固统一的举措
  • 10. (2019·深圳) 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和同开宝 B . 五铢钱 C . 开元通宝 D . 半两钱
  • 11. (2019·青岛)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
    A . 夏朝 B . 秦朝 C . 汉朝 D . 唐朝
  • 12.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   )
    A . 百家争鸣 B . 八股取士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文字狱
  • 13. (2019·桂林) 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
    A . 促进艺术繁荣 B . 推动教育发展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保持思想活跃
  • 14. (2019·大庆) 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 . 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 .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 . 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 15. (2019·荆州) 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A . 南朝江南的开发 B . 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 . 两汉的医学成就 D . 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 16. 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假如要介绍图二中被隐去的典籍,你将选择(   )

    A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曾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取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C . 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 D .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 17. (2019·营口)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作者是蔡伦                      ②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8. 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 . 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 . 北魏迁都的条件 C . 北魏迁都的原因 D . 汉化措施的问题
  • 19. (2019·日照)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
    A . 孝文帝 B . 金太祖 C . 康熙帝 D . 元世祖
  • 20. (2019·菏泽)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 . 都江堰 B .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 云冈石窟 D . 长城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A.春秋形势图是,战国形势图是

      B.读地图,写出齐国的国都,蓟是的国都,在今

      C.据地图,写出其中三次战役的名称:

    2. (2)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22.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 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

    材料二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

    1.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
    2. (2) 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
    3. (3) 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