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18 浏览次数:3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2018七上·宁波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qí)      谷(bǐ)      确(zuò)     头(gǎo) B . 叟(hǎo)     油(líng)    澎(bài)     古(héng) C . (liǎn)    头(pèi)     书(shú)     气(fēn) D . 热(zhì)     猎(shè)     咽(gěng)    环(hè)
  • 2. (2019七上·渭滨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炫耀   俯冲  大相径廷  惊慌失措 B . 惩戒   怂恿  畏罪潜逃  篷篷勃勃 C . 决别   烂漫  花团晶簇  油然而生 D . 庇护   缥缈  漠不关心  人声鼎沸
  • 3. (2019七下·凤翔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 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不耻下问 , 好学上进。 D . 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不亦乐乎
  •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作者是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B .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等。 C .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D .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5. (2019七下·沂源期末) 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飞船之所以能够在太空中有控制地进行运动,一个名为GNC的系统功不可没。 B . 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大约是2.0%左右。 C . 成长的道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D . 每一种文化形态不仅应有自己的“文化尊严”,而且只有“传下来”才能“走出去”。
  • 6.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

二、默写
    1. (1) 《<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2)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3)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4. (4) 《天上的街市》中用“”的诗句,让牛郎织女自由往来,借此寄寓自己的理想。
    5. (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6. (6)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行甚远

      担持刀

      ③目似

      ④狼亦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3) “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担上肉,似甚垂 , 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之,亦可笑已!

    1. (1) 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并解释词义。

      担上肉

      ②似甚垂

      ③似人死状

      ④狼则

    2. (2) 文段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来。

      ①“”通“”;

      ②“”通“”。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屠惧,示之以刀,少却。

    4. (4) 文中出现了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说一说其含义。
  • 10. (2019七上·肥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碗

    宗崇茂

        ①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回我的家中。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而现在,父亲却象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我悄悄地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母亲说:“早晓得了。”“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他能不猜疑吗?你父亲可是个细心人。”

        ⑧我感到震惊和难过!

        ⑨我们在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了他!

        ⑩父亲又一次从乡下来的时候,更显虚弱不堪。吃饭时,我给他换了一只新碗,他很快发觉,并固执地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我请他到桌上和我们一起吃饭,他就是不肯把筷子伸到盘中夹菜。这一次,父亲住了较长时间;他说:“你们这样孝顺,为父的心满意足,死也闭眼了;只怕是以后来的机会少了。”我的鼻子猛然一酸,赶紧借故跑到别处。

        ⑪现在,那只碗放在冰箱上已一月有余。仿佛被人遗忘,又仿佛在静静等着父亲的再来。我时常感到刺痛和愧疚:忙碌而粗心的我们,究竟回报了父亲多少爱?瓷白瓷白的碗壁上,已罩落了一层细微的尘埃,倘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一直以为密封性很好的环境里,向来是一尘不染的。碗上那豁了牙的口,象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

    1. (1) 面对父亲的病,“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

      觉得不妥---------心里感到刺痛和愧疚。

    2. (2) 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中的“特殊”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我”给父亲换了一只新碗,但他为什么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且不肯把筷子伸到盘中夹菜?
    5. (5)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却像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四、诗歌鉴赏
  • 11. (2019七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2.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名著导读
  • 12. (2019七上·德惠月考)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那大仙说:“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炸一炸,与人参果树报仇罢。”那小仙真个动手,拆解布漆。行者在半空里听得明白,他想着:“师父不济,他若到了油锅里,一滚就死!我还去救他一救。”好大圣,按落云头,上前叉手道“莫要拆坏了布漆,我来下油锅了。”那大仙惊骂道:“你这猢猴!怎么弄手段捣了我的灶?”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不要炸我师父,还来炸我。”那大仙闻言,呵呵冷笑,走出殿来,一把扯住大圣。

    1. (1) 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朝代)小说家(人名)。
    2. (2)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 (3) 危急时刻,孙悟空本已脱身,却又“按落云头”并请求“大仙”炸自己,这体现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六、综合题
  • 13. (2019七上·宁波期末)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0)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一:3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上图中三种书法作品,用比喻的手法说出他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楷书如人端正站立    行书如人悠然行走    草书如人随性起舞 B . 楷书如人漫步行走    行书如人端正站立    草书如人随性起舞 C . 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散漫随意    草书如人漫步行走 D . 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随性乱舞    草书如人散漫随意
    2. (2) 【活动二·观点交流】在开展活动前,余乐同学说:“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我们还需要什么‘走进墨香书法’?”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七、写作题
  • 14. (2019七下·大庆期末) 作文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和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