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初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31 浏览次数:4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7八下·东台月考)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2.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 . 巩固政权 B . 工业化的起步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3. 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下列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

    A . 西藏人说,一直到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B . 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是在1951年 C . 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D . 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是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
  • 4. (2017八下·东台期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5.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 1949年 B . 1952年 C . 1953年 D . 1956年
  • 6. 盐城某夫妇1945年创办食品加工厂,生意兴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这对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 .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 .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 . 不能继续经营,食品加工厂被国家没收 D . 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 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

    A .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 8. (2017八下·市中期中)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②④③
  • 9.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五年钢产量生产计划指标示意图。图中计划指标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的实施 B . 国有企业的改革 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0. (2016八下·山西期中)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 .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11. (2018八下·惠民月考) 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 12. 盐城张老汉是个普通农民,1978年以后他所种的粮食可以这样分配(    )

    A . 全部上交国家 B . 一半交给国家,一半自己支配 C . 全部自己支配 D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13.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

    A . 吸收国外资金 B .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C .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D .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14.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经济特区 D . 内地
  • 15. (2016八下·都匀期中)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党的十二大 C . 党的十五大 D . 党的十四大
  • 16.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上网里聊天、发E-mai1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

    ③学习毛主席语录、参加批斗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7. 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能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 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 .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 1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民族平等 C . 民族团结 D . 促进共同发展
  • 19.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0. 《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 . 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 .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1. 2015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回归的香港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 社会制度 B . 经济制度 C . 主权归属 D . 社会生活
  • 22.

    图片往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如果请你为下图中“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杰出人物撰写简洁的颁奖词 。恰当的是(    )

    A . 两弹功臣   国防丰碑 B . 专注田畴   收获富足 C . 求实奉献   人民公仆 D . 艰苦创业   铁铸英雄
  • 23. (2017八下·桥东期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24. 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 . 教育发展计划 B . 高科技发展计划 C . 人才培训计划 D . 国企改革计划
  • 25. 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B .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历史 C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二、<b >综合题</b>
  • 2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图一说明在土地所有制方面有什么变化?变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2) 图二除了对农业的调整外,还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请问对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途径是什么?图三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3. (3) 图四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继图四农村改革之后,从1985年起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可知我国农村政策调整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说出1点即可)

  • 27. 盐城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 (1) 【展览一:追根溯源】

      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 【展览二:领导风采】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是指哪一事件?请用一句话来评价材料中的“老人”。

    3. (3) 【展览三:重大决策】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表格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展览四:聚焦成就

    4.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在重视科学技术方面制定了怎样的国策?并请举一例在农业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5. (5) 【展览结语:提升能力】

      如果让你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来收集材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试举一例。

  • 28.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决定举办一次中国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怎样的根本特征?

    2. (2) 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具体体现?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材料三中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4.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5. (5) 与近代屈辱的外交相比,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是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对此你有何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