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8-2019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2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fèn)      作(yì)       然开朗(huò) B . 桥(zhàn)     阔(chuò)    不舍昼夜(zhòu) C . (suì)       永(juàn)    不折不(náo) D . (miăo)     达(huò)     教学相(zhăng)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端祥    邂逅     心旷神怡 B . 妪偻    干涸     青树翠蔓 C . 静谧    羁绊    山肴野蔌 D . 潮讯    狡黠     夙兴夜寐
  • 3.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B . 初中三年他们是同桌,毕业之后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求学,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C . 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体艺术节,全校师生积极参加训练,无不严阵以待 D . “五一”劳动节期间,南宁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前往青秀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首发,实现了全面自主化、性能提升、更加智能、全面采用中国标准。 B . 为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用户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广西电信开展了全民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C . 截至4月8日,广西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大约280万人次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广西交通的压力。 D .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不怕苦的。能否克服学习上的苦难,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 5. 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上自习课时,你在认真记背明天语文老师要抽背和默写的古诗词,你的同桌却戴着耳机听歌,而且音量放的很大,你对她说:

    A . 你语文学得那么差,不好好记背,还有时间听音乐。 B . 你烦不烦,自己不学习,也不要打扰到别人好不好。 C . 适当的娱乐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 D . 要听音乐出去听,没看见我在认真的学习吗?
  • 6. 下列依次镇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人_________的悠然自得;有人_________的自信豪迈;有人_________的爱国胸怀;有人喜欢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壮志雄心。不管选择怎样的方式生活,都应该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①喜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喜欢陶渊明“心远地自偏”

    ③喜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A . ③①②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 .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我们学过他的《背影》。 C .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D . “角声满天秋色里”“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角”“载”都是古代的军中用品。
  • 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丽达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照顾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保尔,帮助其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同时也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B . 鲁迅作品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人”的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对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C .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如高俅、蔡京、西门庆,作者虽然只做了几笔简单的勾勒,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权威的叛逆精神。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在天宫,他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
二、现代文阅读
  • 9. 现代文阅读

    给信息加把安全锁

    郑东  秦宝东

        ①当你在用手机与他人进行通信时,你是否担心手机里的隐私数据被其他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一名黑客来到一家咖啡馆,在20分钟之内,他获取了所有人的出生地、就读学校以及他们最近在Google搜索过的关键词等信息。看到此类报道,你是否有一种想赶快删除手机里敏感的数据、图片、聊天记录等信息的冲动呢?其实,除了将数据删除掉,我们还有更聪明的方式来保护它,那就是数据加密!

        ②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不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存储和通信,通过数据加密,我们手机里的敏感信息将变成一堆乱码,即使公布这堆乱码,也只有你的那个TA才能读懂它的真正含义。在这一过程中,敏感信息就是待加密的数据,专业术语称为明文(Plaintext),被公布的乱码称为密文(Ciphertext),从明文到密文的变换过程称为加密(Encryption),而从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Decryption)。显然,加密过程必须是可逆的,即从密文一定能够正确地恢复出明文。

        ③从数学角度讲,加密的本质是一种数学变换函数。它的定义域和值域则分别为数据加密中的明文集合和密文集合。无论我们要加密的信息是各种符号还是图片,都可以用一串数字来表达这些信息。例如,变换函数f将每个大写英文字母往后平移3位,即A替换为D,B替换为F,以此去推,假如你要传递信息“ILOVEYOU”,那么变换后的密文则为“LORYHBRX” , 如果TA知道该函数的变换技巧,那么TA就很容易从密文中恢复出明文。如果用整数0~25分别表示26个大写英文字母,这种变换函数可以简单地写成y=x+3。除了你,也许还有别人和TA通信,选择的变换函数也大同小异,比如y=x+5。那么,这类函数可以统一写成y=fkx)=x +k的形式,区别在于你们选择的k不同。在专业术语里,k称为密钥。

        ④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哪些元素呢?一种观点是依赖加密/解密算法的保密性。一旦算法泄漏,就要重新设计算法,但这种成本是很高的。另一种观点是依赖密钥的保密性,一旦密钥泄漏,仅需要更新一个密钥。相比之下,在泄漏事件发生后,依赖密钥保密性的系统付出的代价非常低。

        ⑤依赖密钥保密性的观点称为密码学的柯克霍夫原则,它由奥古斯特·柯克霍夫在19世纪提出:即使密码系统的任何细节已为人悉知,只要密钥未泄漏,它也应是安全的。依据柯克霍夫原则,大多数民用加密系统都使用公开的算法。但相对地,用于政府或军事机密的算法还是保密的。

        ⑥2012年3月21日,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了一种自主设计的商用分组密码算法─SM4算法。商用密码算法主要用于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又具有敏感性的内部信息、行政事务信息、经济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对于SM4算法而言,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络和可信计算系统的网络数据加密保护,同时也可用于其他环境下的存储数据或文件的加密保护,是中国制定WAP标准的组成部分。

        ⑦要知道,在国际上存在着多种分组密码算法标准,包括DES算法、AES算法、IDEA算法等。而此次中国自主设计密码算法标准对于摆脱国外技术和产品的过度依赖、建设行业网络安全环境、增强中国行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10期)

    1. (1) 下列关于“数据加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不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存储和通信。 B . 数据加密可以让手机里的敏感信息变成乱码,即使公布这堆乱码,也没有人能读懂它的真正含义。 C . 数据加密,从数学角度讲是一种数学变换函数,其定义域和值域则分别为数据加密中的明文集合和密文集合。 D . 数据加密的密码系统中,密钥泄漏一旦发生后,依赖密钥保密性的系统付出的代价非常低。
    2.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题目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信息安全与数据加密的关联,富有吸引力。 B . 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表明数据加密只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一部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要加密的信息都可以用一串数字来表达这些信息。 D . 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数据密码的原理、元素、安全性、以及我国数字加密技术的现状等相关知识。
    3.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一名黑客在20分钟之内获取咖啡馆内所有人的出生地等信息,说明手机没有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容易被人盗取。 B . 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元素,一是加密/解密算法的保密性,代价非常低;二是密钥的保密性,成本是很高。 C . 依据柯克霍夫原则,大多数民用加密系统都使用公开的算法,但相对地,用于政府或军事机密的算法还是保密的。 D . 商用密码算法主要用于对涉及国家秘密但又具有敏感性的内部信息、行政事务信息、经济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依据柯克霍夫原则,大多数民用加密系统都使用公开的算法。
  • 10. 现代文阅读

    永远的回程票

    包利民

        ①年少的他离家出走。这是他思量再三,才做出的决定。由于成绩不好,又和别人打了一架,回家后被父母打了一顿,他便狠了狠心,揣了一百块钱,离开了家门。

        ②到最近的一个城市,从火车上下来,口袋里的钱少了大半。十五岁的他第一次独自出门,面对车水马龙,有一种不期然的恐惧。可是不能回头,他咬了咬牙,走进那一片陌生。买了一个面包一瓶水,填饱了肚子,便又买了张火车票,向下一个城市进发。他觉得还是离家太近,再远些,可能就不想家了。

        ③就这样辗转到了离家近千里的一个城市。而他也惊恐地发现,钱已用尽,就是想回去,也没有可能了。想自己找点活干,可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而且未经历过世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在街上走着,终于决定,即使要饭也不回去。

        ④后来,饿得实在不行,就向一个小吃部走去,豁出去了,先吃饱,再面对无钱付账的残酷。他要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吃过后,却一下子决心失落,面对服务员的微笑,竟不敢说些什么,只是红了脸不知所措。那个服务员姐姐说:“小朋友没钱了吧,没关系,这碗面不收你钱了,早点回家吧!”

        ⑤意外的情况让他一下子呆住,只是不停地说着“谢谢”。晚上就睡在天桥下,幸好是夏天,没有寒冷之忧。再次饿得不行,决定再去行险吃霸王餐,他知道,自己不会每次都遇见好心人。可是也真是出乎意料,竟然真的是每次都遇到好心人,不是小吃部的老板心好,就是邻桌的客人善良。他觉得别人能看出来自己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要不然他们怎么都会劝自己回家呢?

        ⑥最后终于决定回家,他站在天桥下大喊着“我要回家”,可是却没有路费。等他喊完,回到自己睡觉的地方,竟意外地检到了二百块钱,这真是让他喜出望外!他安心地睡了一觉,准备明天一早就买票回家,第二天,他早早起来,激动地向火车站走去。可是到了售票厅,一摸口袋,那二百元钱竟不翼而飞!

        ⑦心一下子跌落进深渊里,他欲哭无泪,可是回家的渴望已被点燃,再难熄灭。最后他没办法,只好学那些以前常在车站见到的情景,小声地向来往的人乞求。可是人们根本不理他,在车站,这样的小骗子着实不少。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阿姨出现在他面前,仔细地询问了他的情况,面对慈祥的阿姨,他仿佛像面对母亲般,哭着说了自己的经历。那个阿姨帮他买了回家的车票,并给他买了许多车上吃的东西,并把他送上车,才向他挥手告别。

        ⑧坐在回去的车上,他想着遇见的那些好心人,心里感动不已,他决定,以后自己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一定毫不犹豫地伸出温暖的手。

        ⑨到了家,父母竟然瘦了许多,丝毫没有责备的言语和表情,而他,也早已淡忘了当初的那份仇恨。是的,虽然只是短短七天的流浪,让他明白了家的温暖。他开始好好读书,再也不打架,并能帮助别人,身边的人都惊讶于他的转变。后来,他无意中听邻居说起,自己出走的那几天,父母竟也不在家,直到自己回来的前一天,父母才回来。他隐隐约约想到了什么,便去找父母问个明白。

        ⑩父母并没有隐瞒,告诉他,他前脚走后,他们就在后面跟着。那些饭馆小吃部的账,其实都是父母先他一步结算的,包括扔在天桥下的二百元钱。最后,父母对他说:“别怪爸爸妈妈狠心,如果不让你在外面呆够了,你也不会想回来,而且,让你经历一下那些也好,虽然我们一直在后面跟着你,可是,就算没有我们,世界上的好心人也是有许多的!”

        ⑪他并没有怪父母,而是更为了自己的无知冲动而悔恨。最后,他惊奇地对父母说:“给我买车票的那个阿姨也是你们安排的吧,她表演得真是太好了!”父母很奇怪,说:“我们不知道啊,给你留下二百元后,我们就连夜坐车先赶回来了!”

        ⑫他一下子明白,父母并不知道自己丢了钱的事,而那个阿姨也是一个真真正正帮助自己的人。他的心里涌起无尽的暖流,他一直保留着那张回程车票,父母说得很对,世界上的好心人,还是很多很多的。他知道,有父母的爱,有陌生人的热情帮助,不管自己走出多远,迷失多久,那些暖暖的情,就是他永远的回程票!

    1. (1) 阅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顺序,仿照示例填空。

      来到陌生城市,惊恐害怕→→捡到二百块钱,喜出望外→→得到陌生阿姨资助,感动感恩

    2. (2)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可是不能回头,他咬了咬牙,走进那一片陌生

      ②心一下子跌落进深渊里。

    3. (3) 小说有多处伏笔暗示他在陌生城市的“好运”实则是父母的帮助,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说明从哪些地方体现是埋伏笔。
    4. (4) 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标题“永远的回程票”的含意。
三、诗歌阅读
  • 11. 古诗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写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打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B . “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刻面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 C . 这首词下阕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词人为国杀敌、效命疆场的政治主张。抒发了词人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D . 整首词词人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渲染,由虚而实,把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刻画了出来。
  • 12.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余因遍观群书/所识穷乏者我与 B . 不敢出一言以/兴汉室 C . 当余之师也/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 足肤皲裂而不/然而禽鸟山林之乐
    2. (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是人多书假余/虽不能察,必 B . 益慕圣贤道/何陋 C . 门人弟子填室/间千二百里 D . 烨然神人/仿佛有光
    3.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意第①段讲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真实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使文章说理形象生动、可信度增强。 B . 文章第②段写出了富家子弟服饰华美,将自己的温保敝衣和同舍生的华丽穿戴对比,为揭示作者不慕富贵,以学习为乐的精神境界做铺垫。 C . 文章结构严谨,详略有致,叙事简洁凝练、描摹生动传神、兼有朴实的议论和深厚的叙情,情景描写鲜明生动,读之如在眼前。 D . 作者坦诚而具体地叙述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艰苦求学的过程,勉励青年人成功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要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4. (4)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四、课外阅读
  • 13. 文言文阅读

    敦颐为分宁主簿

        周敦颐,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手版: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宜。

    1. (1) 解释下则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有久不决(

      ②众敢争(

    2.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3. (3) 选文通过哪两件事表现了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句子默写
  • 14. 按要求填空。
    1. (1)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 (2) 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3) 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4)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5)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体察人间冷暖,为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振臂高呼的两句诗是:
    6. (6) 请完整默写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六、综合性学习
  • 15. 班级正在开展“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 (1) (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一则央视新闻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1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面对熊熊烈火,救火英雄们冲锋在前,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什么是家国情怀。

      观看结束后,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 (2) (故事链接)胸怀大志,心忧天下。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拥有博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3. (3) (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两袖清风心忧天下

      下联:

      ②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

七、作文
  • 16. 作文。

        诉说是一种幸福,倾听则是一种被信任的快乐。倾听,要用心去感受,倾听大自然的文章,倾听喧嚣中的宁静,倾听你我的心声……

    请以“静静倾听                         ”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7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出现,经查实,酌情扣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