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25 浏览次数:2886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侯德榜   C . 门捷列夫   D . 道尔顿
  • 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   )
    A . O2 B . 2O C . O2 D .
  • 3. 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 B . C . D .
  • 4. 化学家戴维最早制得了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化学式为N2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1 D . +5
  • 5.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西红柿   B . 馒头   C . 植物油   D . 鸡蛋
  • 6.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 .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C . 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D . 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7. 在一次基本实验操作比赛中,小芳完成了以下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蒸发盐水   D . 检查气密性
  • 8. 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 它有两个电子层 B . 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 . 它表示阴离子 D . 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 9. 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足量的蒸馏水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
    A . 加水稀释NaOH溶液 B .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 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 .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二、<b >解答题</b>
  • 11. 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 (1) 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任选一项回答)
    2. (2) 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用化学式表示)
    3. (3) 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推广使用新能源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 12. 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离子符号表示)
  • 13. 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化学方程式表示).
  • 14.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水体被污染,必将影响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下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分级处理后,可达到农灌和废水排放标准或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

    1. (1) 污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2. (2) 污泥处理可得到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写CH4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消毒处理属于变化.
    4. (4) 消毒处理后的某无色透明水样中含有钾盐,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
三、<b >解答题</b>
  • 15. 氦气

    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氮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是﹣268.9℃,固态氮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1. (1) 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2. (2) 摻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
    3. (3) 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四、<b >解答题</b>
  • 16. 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②的微观实质是
    2. (2) 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 17. 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D和E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2. (2) 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五、<b >解答题</b>
  •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名称①,②
    2. (2)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9. 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

    1. (1) 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

      具体操作是,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 (2) 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猜想②:猜想③:

    3. (3)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一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由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方案三

      猜想③正确

    4. (4)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②同学们对沉淀 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 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 CaCO3的原因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六、<b >解答题</b>
  • 20.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24.5g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