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2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b>
二、<b>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b><b></b>
  • 31. (2019八上·江山期中) 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集:《辉煌的希腊文明》

    材料一:如图

    第二集:《伟大属于罗马》

    材料二:历史学家耶林说过:“古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第三集:《中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1. (1) 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图中两位人物代表“光荣属于希腊”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请分别谈谈对罗马第一次和第三次征服世界的认识。
    3. (3) 材料三中“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2. (2019八上·江山期中) 采取何种政治制度以维护对全国的统治,这是历代统治者都面临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格来说,要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材料二: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他是副丞相。……汉代的地方政府,共分两级:即“郡”与“县”。

    材料三: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中书主发今…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系中书省拟定。门下省……加子覆核(审查)。……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共分六部……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实现“封建的统一”是指什么政治制度?它是从哪一朝代开始实行的?
    2. (2) 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最初是由哪一位皇帝创立的?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创立的意义。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材料说明“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
  • 33. 人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明显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三:唐代生产技术创新,社会经济繁荣,科举重视诗赋,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材料四:①商鞅变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②汉初……

    ③唐朝……

    ④元世祖忽必烈:“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1. (1) 古埃及文明是亚非大河文明的代表之一。请你列举亚非其他大河文明的名称两例。说说材料一反映出早期人类经济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应用的是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社会变革,试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一例。
    3. (3) 材料三中新型农具图A是什么?图B是什么?它们都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从经济政治或文化任选两个角度说明唐朝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4. (4) 请运用具体史实补充材料四中的②③,印证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思想。
  • 34. (2019八上·江山期中) “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写出大洲所在地)分别在哪里?
    2. (2) 材料中“凿空之旅”指什么历史事件?当时该事件的初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凿空之旅”的影响。
    3. (3) 列举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35. (2019八上·江山期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和叶社稷如一,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重协社稷如一,更续姻好。”

    ——摘自唐蕃会盟碑

    1. (1) 图一所展现的生产场面说明了什么?
    2. (2) 图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那些内容?说出这次改革的作用。
    3. (3) 材料二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该事件与当时的民族政策有何联系?
    4. (4)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当今应如何发展民族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