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2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ráo)  汹(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hàn) B . 哑(sī)   婷(pīn)    鲜(yán)  一代天(jiāo) C . 喃(ní)   冠(miǎn)  飘(yì)   顿失滔(tāo) D . 发(bò)  望(níng)   忧戚(qī)   惟余莽(mǎng)
  •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 .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网友发布“列车上疑有人贩子”的微博,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直至案情水落石出 , 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 B . 进入夏季,以丹霞地貌著称的火石寨景区,漫山遍野花草丛生,红山与绿草相映成趣,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C . 物理老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我们懂得难懂的知识,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入夏以后,台湾晴雨不定,多变的天气使白河水库呈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
二、课内阅读
  • 4.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1) 下列语句中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 . 若夫淫雨霏霏  淫:连绵不断的 C . 薄暮冥冥 薄:单薄 D . 沙鸥翔集  集:停息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属予作文记之    不物喜 B . 前人述备矣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C . 有去国怀乡     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D . 长烟一空      异二者之为
    3. (3) 对下列语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A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翻译: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B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虽然如此,那么到北面的巫峡,到南面的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吧? C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D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4.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就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慨叹,为后文议论抒情埋下伏笔。 B .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引发不同的心情,目的是衬托现在文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C . 本文作者假托古人立言,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D .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四自然段构成总分结构,其中“然则北通巫峽,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过渡句。
三、句子默写
  • 5.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2、3题选填两句)
    1. (1)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 (3)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4. (4) 默写《月夜忆舍弟》首联和颔联。
四、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花椒--从后宫到厨房

        ①在现代汉语里与“椒”有关的东西不少,辣椒、胡椒、花椒,还有随着热播宫廷剧火起来的“椒房”。而椒房实非新词,《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汉代著名宫殿群未央宫中皇后所住之处就称为“椒房殿”。再后来,椒房一词逐渐演化为后宫嫔妃的居所及嫔妃们的代名词。甄嬛娘娘便是以得到了“椒房之宠”昭告她获得了皇上的专宠和偏爱。

        ②椒者,花椒也。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有了对花椒的记录和使用的历史,但花椒的人工种植直到两晋时期才开始发展,而将花椒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调味品,则是清代以后的事。

        ③时至今日,我国的花椒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的杂交、选育和地域影响,使得今天的花椒衍生出了极多的品系:如大红袍、汉源椒、茂汶椒、凤椒、伏椒等。

        ④因为花椒全株具有芳香的特征,在先秦时期人们便用它来敬神祭祖,同时也拿来寓意美好幸福生活。直到两汉时期,花椒的种种功能运用体系才被完整开发。作为药物,花椒被认为是济世良药,可散风寒祛风湿,还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即使在今天花椒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香辛类药物。作为香料,花椒被用来祭祀、殉葬和装饰家居,未央宫内皇后居所椒房殿便运用了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传说这样除了能改善居室气味,还能起到建筑防虫的效果。花椒不但闻起来辛麻,吃起来也是既麻且辣,且无论哪种花椒,其最核心的味道必定是麻味。相对而言,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种强烈而刺激的麻味,但这并不影响花椒作为调料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宋朝以前,加了椒的食品被认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如《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啖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而麻辣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椒盐排骨、青椒童子鸡……这些菜式也是因为有了花椒的浓厚味道才显得独特而精彩。

        ⑤将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巧妙地运用于烹饪,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试想,你在重庆吃火锅,如果没有满盆的花椒构成麻、辣、香的主味,那样的汤底对顾客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1.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花椒的知识。
    2. (2) 两汉以后,人们开发了花椒的哪些功能?请你就其中的一种功能简述其特点。
    3. (3)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宫廷热播剧开篇,其作用是:贴近人们生活,引出说明对象,突出了花椒的特点和作用,给本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B . 最后一段“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一句中“在某种程度上”表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文章引用《蛮书》中的相关记载,不但介绍了花椒作为调料入菜由来已久,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 . 虽然我国北部、东部地区的人大多不喜欢麻味,但花椒仍在这些地区广泛使用。
  • 7. 散文阅读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 勋

        ①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⑮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⑯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1. (1) 请为文章补写一个总领全文的简短开头。(字数在15字以内)
    2. (2) 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写了“我”在哪几种生活情境中“听诗的声音”?请简要概括。
    3. (3) 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加餐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4) 第⑫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义?
    5. (5)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什么是美的钥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
五、作文
  • 8. (2019九上·咸阳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六、诗歌鉴赏
  • 9. 诗歌阅读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 (1) 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七、课外阅读
  • 10.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馀,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變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 ,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母及馀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①埒:等同,齐等。    ②變:尺度。    ③朴:通“扑”’打人的器具。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记数千言

      ②赵先生居其下

      ③诸生侧凛凛

      ④且一朴

    2.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日所通书必与埒      得无楚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B . 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所吞(《幼时记趣》) C . 身先之              太医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D . 面曰              真无马邪(《马说》)
    3. (3) 翻译句子。

      ①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4. (4) 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八、名著阅读
  • 11. 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小题。
    1. (1)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
    2. (2)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不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
九、综合性学习
  • 12. 综合性学习。

        2017年9月3日,金砖五国会议在厦门举行,今年十岁的金砖还只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金砖机制下的五国如同紧紧握起的拳头,彼此传递力量。值此盛会,学校举办了“我看金砖会议”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结合图表,说说金砖五国碳排放量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2) 下图是2017金砖五国会议会标,请简要描述概括其寓意。
    3. (3) 你的好朋友明明不想参加这次活动,他说:“这些都是政府操心的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用理会。”你会怎样劝说他参与活动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