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3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七上·金坛月考)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  )
    A .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 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 . 察举制取代禅让制 D . 世袭制取代察举制
  • 2. (2018七上·高邮期末)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3.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

    ①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  

    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④兼并争霸战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中央集权制度 D . 分封制
  • 5. 四位学生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展开辩论:甲认为:穿衣应根据四季气候;乙认为:穿衣应根据身份而定;丙认为: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认为:由上面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根据他们的观点对应的思想是(   )
    A . 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 . 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C . 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 D . 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 6.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同学对各种主流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法治思想的建立者”“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兼爱非攻的倡导者”,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
    A . 儒、道、墨、法 B . 法、儒、道、墨 C . 儒、法、道、墨 D . 道、法、墨、儒
  • 7.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 越王勾践楚国 B . 晋文公齐国 C . 齐桓公秦国 D . 楚庄王秦国
  • 8.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②⑤ D . ①③④⑤
  • 9. (2017七上·上杭期中) 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 . 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 . 颁推恩令,削爵夺地 D . 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 11. 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 . “七国之乱”的爆发 B . “八王之乱”的兴起 C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 . 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 12. (2018七上·金坛月考)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和“互通并举”等措施。这表现在(  )
    A .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 .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 . 修筑骚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 13. “楚汉之争”的性质是(    )

    A . 汉取代秦的战争 B . 项羽和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C . 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D . 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 14.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如图体现的措施是(    )

    A . 商鞅改革户籍制 B . 文景帝以德化民 C . 汉武帝的推恩令 D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15. (2016七上·宜春期末) 有学者评论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下列史实与此评论中“教”“政”“境”相匹配的是(    )

    A . 儒家思想、分封制、西域都护 B . 罢黜百家、郡县制、北击匈奴 C . 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张骞通西域 D . 道家思想、王位世袭制、万里长城
  • 16. 西汉时期,在汉武帝以前,在许多国家制度上,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但是汉制绝不是对秦制的完全复制,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武帝对“秦制”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地方制度上的“继承”和思想统一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
    A . 颁行推恩令,实行郡县制和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推行郡县制和独尊儒术 C . 实行分封制和焚书坑儒 D . 实行郡县制和奉行“无为”而治
  • 17. (2018·聊城)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 . 刘备 B . 孙权 C . 诸葛亮 D . 曹操
  • 18. (2018七上·金坛月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①氐族    ②羌族    ③鲜卑族    ④匈奴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9.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 )
    A .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 . 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C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 科学家勇于探索实践
  • 20.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 . 蜀 东晋  前秦 B . 西楚 东晋 前秦 C . 蜀 东晋  梁 D . 蜀 东晋 张楚
  • 21.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繁荣开放的社会
  • 22.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灿若群星、百花齐放。下列有关秦汉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佛教在秦朝末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           ④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A . ①③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23.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的景象是 ( )
    A .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D . “王与马,共天下”
  • 24. 下列政权都城在洛阳的是( )

    ①曹魏

    ②孙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⑥北魏

    A . ①③⑥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④⑤
  • 25.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主要原因是(     )
    A .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不断更替 B . 南迁江南的劳动力带去的优良品种、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D .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农书《齐民要术》传到了南方,起了指导作用
二、综合题
  • 26.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四:地方权力到中央权力的集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都是某一时代特定的产物……集权组织机构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创新之处?
    2. (2) 结合材料二指出秦朝这种制度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为进一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为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和豪强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能照抄材料)
  • 27. 阅读下列材料:

    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展区一:地理篇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点的名称。

       A:(城市);  B:(地区);  C:(国家或地区)

    2. (2) 展区二:人物篇
      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
    3. (3)

      展区三:文物篇

      上图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4. (4) 请列举出这条道路开辟之初传播的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5. (5) 综合上述材料,今天我国提倡“一带一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 28.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域各民族?

    材料三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苑叛,与中国(指中原地区)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剑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西域转》

    材料四  请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五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通过什么路线实现的?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 (2) 材料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

    3. (3) 材料三的这种现状在东汉明帝时是如何改变的?
    4. (4) 依据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5. (5) 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6. (6) 从上述材料归纳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 29.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这一时期中国的重要制度的发展既有继承也有变化,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武帝雄才大略,……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

    材料四: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有什么意义?
    2. (2) 材料二中“长远的眼光设计”是指秦始皇创立了哪一中央政治制度?列举他开发岭南地区这一“精到手腕”的措施。
    3. (3) 结合材料三,归纳汉武帝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4. (4) 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请说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各自重用哪一家?为此他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