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20 浏览次数:26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箭发射 B . 煤的燃烧   C . 风力发电 D . 酸雨侵蚀
  • 2. 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
    A . 牛肉 B . 河虾 C . 青菜 D . 雪糕
  • 3.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 . 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 . 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D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 4. 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成功的是(   )
    A . 用肥皂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B . 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 . 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 D . 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查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 5.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于2008年6月2日进入湖南省,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 , 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 含有4个氢原子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44 D . 每个分子中含有11个原子
  • 6. 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铝的元素符号是Ag B . 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 C . 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 D . 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 . 碳是非金属元素 C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 8. 如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锌粒 B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 称量固体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0. 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 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 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 . 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 11. 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 (1) 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
    2. (2) 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

      溶解、、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其中N的化合价是

    3. (3) 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的方法.
  • 12. 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 (1) 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合金的是

    2. (2) 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 (3) 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4. (4) 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 13. 班级联欢会上,小芳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中变为“葡萄酒”(变成红色);       B杯中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C杯中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她揭开魔术的秘密
    1. (1) A杯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
    2. (2) B杯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3. (3) C杯中盛放的是AgNO3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 (1)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如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 (2) 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如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 (3) 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 15.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1. (1)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2. (2)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6% H2O2

      6% H2O2

      催化剂

      1g红砖粉

      1g MnO2

      时间

      152s

      35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3. (3)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或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4. (4) 【假设】
    5. (5) 【实验方案】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

    6. (6) 【假设】
    7. (7) 【实验方案】
三、计算题
  • 16.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 . 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 , 他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