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达标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2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基础</b><b>运用</b><b >(20分)</b>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 (3)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4) 孔子感慨时光流逝,规劝大家珍惜光阴的句子是
    5. (5) 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②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ɡ  pà  zhónɡ

    ④每人都suí  shēng  fù  hè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把一只野兔抓走了。 B . 只见父亲斜倚在沙发靠背上,随意地摆弄健身球,心平气和 , 神情安详。 C . 有一位邻居,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见异思迁 , 令人头痛。 D . 他在讲台上说错了一句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季节”应改为“地方”) B . 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删掉“党的教育事业”) C .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 D . 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达到”应改为“实现”)
  • 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科技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过,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说:“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二、<b>阅读</b><b>理解</b><b >(40分)</b>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元方年七岁

      ②尊君在

      ③元方入门不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下列对文意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 . 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之间的活动。 D .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注】①掘株:挖了树根的坑。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螳螂方欲蝉/饭疏 , 饮水 B . 啄而食之也/方行,转视积薪后 C . 不知有深坑/狼不敢 D . 而不后害者也/元方入门不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欲 饮 清 露 不 知 螳 螂 之 在 后 曲 其 颈 欲 攫 而 食 之 也

    3. (3) 请找出文中表示议论的句子,并谈谈此故事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第④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2. (2) 揣摩品味下列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 (3) 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地形特点是“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B .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里的“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嵌入蓝天的景观。 C . 本文以对比开篇,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结尾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笔,和标题“济南的冬天”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北平、伦敦的嫌弃,更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D . 本文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与“水”,写“水”主要抓住了“温暖”“澄清”的特点来写。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不矮小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12岁那年。

        ②“六一”前夕,学校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选节目那天,她哭着回了家。老师把她在几个女孩子之间换来换去之后,无奈又失望地摇摇头。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你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语文课上,她的作文被老师夸奖,同学们的羡慕和赞许会让她充满欢喜。下课后,老师夸她:“这丫头好文采,随你父亲。”最后这一句,让她心里的欢喜打了折扣。她挺挺娇小的身体,委屈着,为什么我要像父亲。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除却离家的新鲜,还有个小小的快乐,那就是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A)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临走时,父亲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每天都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不要再给我送了。”

        ⑥假期回家。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您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你爸听朋友说有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这不,好容易才买到,立刻就给你送去了。”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B)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

        ⑦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薇花,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子。

        ⑧黄昏,她送男孩出门。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⑨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薇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

    1. (1) 请以时间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六一节前夕,她因身材矮而落选班舞蹈队,从此怨上了父亲;

      ②中学时期,她经常被别人提起长得真像她父亲,对父亲的埋怨还结在心里;

    2. (2) 结合语境,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品味句中两个“似乎”的含义。

      (A)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

      (B)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

    3. (3) 第⑨段画线处是一个细节:“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请根据上下文揣摩“她”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4. (4) 文中语句多次出现“蔷薇花”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三、<b>三</b><b >、作文(40分)</b>
  • 10. 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500字以上)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坚强”“挫折”“鼓励”“感恩”等),使文题完整;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

四、<b></b><b >附加题(5分)</b>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

        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那罗刹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1. (1) 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孙悟空?请结合小说之前的情节简要回答。
    2. (2) 请结合所选文段内容,简要分析这部神魔小说的艺术特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