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枣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

更新时间:2017-08-31 浏览次数:8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下面是同学们课余时间聊天的内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欧阳2016年3月到美国留学去了,到回来前欧阳不再是中国公民 B . 司马夫妇同为在英国的中国建筑工人,可他们的儿子在利比亚出生将不会取得中国公民的资格 C . 听说我家邻居到韩国打工犯了罪,他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D . 侨居在意大利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都受中国政府的保护
  • 2. 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履行义务在前,享受权利在后 B .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C . 正确行使权利,放弃履行义务 D . 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 3. 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说:“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他 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  )

    A . 人身自由权 B . 人格尊严权 C . 生命健康权 D . 名誉权
  • 4. 博客、微博,是公民行使权利,表达意愿的渠道之一。但有些人通过互联网发布网络谣言,这表明(    )

    ①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作为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任性”是近几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用语,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这表明(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

    ④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雯雯的父亲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子便不让她上学,后经老师、政府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指出其行为违法,会受到法律制裁后,其父才同意雯雯上学。这说明权利需要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

    A . 物质保障 B . 法律保障 C . 道德保障 D . 精神保障
  • 7. 村民雷某由于一件债务官司被当地人民法院连续三次非法拘留共计45天,同时还遭遇了执法人员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后来,他向人民法院提出了国家赔偿的要求,并最终获胜。当地人民法院非法拘留雷某,侵犯了雷某的(    )

    A . 名誉权 B . 隐私权 C . 姓名权 D . 人身自由
  • 8. “路怒”是近期媒体的热词,路怒易引发不理智行为。2016年5月,成都一男司机将女司机打成轻伤。男司机的打人行为(    )

    ①是不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②是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③既不道德,也违反法律                   ④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下列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中,对应错误的是(     )

    A . 小明因嫉妒而诬陷小辉在考试中作弊——名誉权 B . 商家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明星的照片做广告——肖像权 C . 同学给长得胖的小李起了“小肥猪”的外号——姓名权 D . 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信息卖给某信息公司——隐私权
  • 10. 2016年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力度,为贫困学子创造公平成长环境。贫困学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其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因为(    )

    ①教育是一个人成材的唯一途径                ②教育能使人摆脱愚昧、增长才干

    ③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教育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奠基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b >非选择题</b>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生小丽一天的生活: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上学途中,在买饮料时,认真查看商标和生产日期等;晚上,她在浏览某网站网页时,意外地发现其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她当即向该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材料二:小徐是网络高手。他常在网上随意上传同学的生活照片;家人对拆迁补偿款不满,他为“出口气”,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甚至攻击政府网站。

    1. (1) 小丽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 12. 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念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陈念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 13. 八年级学生小丽经常跟小学时的同学通信。她的好朋友小玲说她在谈恋爱,小丽不承认。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小玲私拆了小丽的来信。

    1. (1) 小玲侵犯了小丽的哪项权利?

    2. (2) 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3. (3) 如果你是小丽,你会怎么办?你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 14. 肖肖近来很烦恼,因为这段时间,老师要求班上创建一个QQ群,每天各科老师在群里发一些作业,同学们也可以在群里交流一些学习的心得,可是肖肖的妈妈非要肖肖的QQ密码,说是为了解一下她的思想动态,肖肖很不想给妈妈,但怕妈妈不高兴,只好把QQ密码给了妈妈。

    1. (1) 肖肖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 (2) 假如你是肖肖的好朋友,你会告诉肖肖该怎么做?

  • 15. 小强今年13岁,是某中学初二学生。最近已有两天不到校了。为此,李老师上门了解情况,知道小强之所以不上学,一是因为家庭经济有困难,没有钱交杂费;二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感到读不下去。在动员小强继续上学的谈话中,李老师表示要尽力帮助小强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向小强及其父亲强调以下儿点:

    第一,到学校接受教育对小强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第二,小强到不到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第三,小强不到学校接受教育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

    1. (1) 请运用《思想品德》中的有关知识,对李老师强调的“到学校接受教育对小强个人的成长很重要”作简单说明。

    2. (2) 针对小强不上学的原因,请你从学校和同学的角度,想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 16.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明确了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同时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该法还首次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大亮点。

    1. (1) 上述材料说明了义务教育的哪些特征?

    2.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你是怎样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