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19-11-29 浏览次数:3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íng)记    (jí)责       (zèng)亮    粗(cāo) B . (cuàn)改    (fēi)红      要(sài)     (xiào)像 C . (huì)     (zhóng)裁    (bǐng)息    (qiān)灭 D . (jī)形      (zhì)热      (fēn)围     (piē)见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 , 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B . 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 ,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C .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D .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是眼花缭乱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B . 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C .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D .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
  • 4.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宝贵  曾经  提高  酒鬼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各不相同。 B . 玛丽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C . 载歌载舞  卫星发射  机灵得很  放下包袱 解说: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惠州期间。 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评论,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 C .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新闻中的典范作品。 D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二、<b>字词书写</b>
  • 6.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辽宁舰官兵xián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发动机的páo  xiào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三、<b>句子默写</b>
  • 7. 默写。
    1. (1) ,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2) 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3. (3) 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4) 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5. (5) 郦道元《三峡》中从正面描写夏天水势盛大的句子是:
    6. (6)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7. (7)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四、<b>名著阅读</b>
  • 8.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国籍)著名记者(人名)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地点(地名)。(人名)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2. (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某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又是一年“3·15”,2017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网络消费用户投诉案件数同比增长14.78%。网络消费领域侵权事件多发,与网络购物自身特点有关。商家身份隐蔽、交易平台虚拟、开网店的门槛过低,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商家资质无保障、售后服务欠缺。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消费者银行卡和账号信息,引起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加大了网络支付风险。

      ①请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②在广告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夸大产品效应,甚至用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请你以消费者的名义,写几句话规劝那些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

五、<b>诗歌鉴赏</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1) 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2. (2)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六、<b>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 , 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无与为乐者

      ②夕日欲

      ③略无

      ④心窃

    2. (2) 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学 者 诚 能 八 面 玲 珑 千 古 文 章 之 道 不 外 于 是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盖竹光相射故也。

    4. (4) 《三峡》一文中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哪句诗?说说此句与李白的这句诗的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有何不同?
七、<b>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1. (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第⑦段划线词语“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4. (4) 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⑱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⑲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⑳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㉑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1. (1) 选文前三段,突出了杨树怎样的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①③两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特点。
    2. (2) 为了“救树”,“我”和先生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怎样?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4. (4) 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联系全文,说说“我”和先生因为什么而惊叹。
    5. (5) 从“救树”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八、<b>作文</b>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来了,冰融了,草青了,花也开了。自然如此,人亦如此。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就像一缕春风,明媚了我的心房。从此,生活永远充满阳光,人生永远是春天。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缕春风明媚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力求新颖,能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