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

更新时间:2019-11-04 浏览次数:26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共40分。)
  • 1.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胆矾研碎 C . 纸张燃烧 D . 衣服晾干
  • 3. 下列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集气瓶 C . 试管 D . 量筒
  • 4.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化性 B . 溶解性 C . 导热性 D . 挥发性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液体体积 B . 氧气验满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 6. 2019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 将煤火发电厂烟囱加高 B . 提倡植树造林 C . 多开私家车出行 D . 燃放烟花爆竹
  • 7.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是(   )
    A . 拉瓦锡 B . 门捷列夫 C . 阿伏加德罗 D . 道尔顿
  •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氮气用做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 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
  • 9.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五氧化二磷 B . 铁粉 C . 冰水共存物 D . 干净的泉水
  • 10. 某同学在做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D . 很难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氧气
  • 11. 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每年4月,来宾市紫荆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10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n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D

    温度计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大小发生了改变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B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大量的氧气,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 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 13. 下列各组反应均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
    A . 火药爆炸和蜡烛燃烧 B . 农家肥料的腐熟和气球爆炸 C . 醋的酿造和食物的变质 D . 动植物的呼吸和硫燃烧
  • 14.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化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 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C . 镁+氧气 氧化镁 D . 氧化汞 汞+氧气
  • 15. 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 氮气用于制造氮肥 B . 铜用作导线 C .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D .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 1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7. 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15.5g(1g以下用游码)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所称食盐的质量实际为( )
    A . 14.5g B . 15.0g C . 15g D . 14.0g
  • 18.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为原子 B . 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19. 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其它气体,最好使用的物质是(   )
    A . 硫磺 B . 铁丝 C . 红磷 D . 蜡烛
  • 20. 已知氧化铁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26分)
  • 21.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表示:
    1. (1) 二氧化碳
    2. (2) 氧气
    3. (3) 铁元素
    4. (4) P2O5 。
  • 22.             
    1. (1) 请选择下列物质填入相应横线上(填序号):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氦气

      ①常用作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

      ②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

      ④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2. (2)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请回答问题,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纯净物的有;②属于混合物的有 。

  • 23. 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由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 (2) 加热试管时试管破裂的原因(写一点)。
    3. (3)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填仪器名称)
    4. (4)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空气中含有  。
    5. (5) 量取液体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填字母标号);若采取A方法导致实际比读数(填“偏大”或“偏小”)。

    6. (6) 称量固体药品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称的质量 (填“偏大”或“偏小”)。
    7. (7)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24. 通过下列哪种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1. (1) 食醋和酱油
    2. (2) 铜片和铝片
    3. (3) 白糖和食盐
  • 2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为
    2. (2)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 (3) 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4. (4) 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是 (只答一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2分)
  • 26. 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 (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
    2. (2) 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与图1实验相经,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
    3. (3) 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 27. 小刚同学对前两个单元所学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根据下图回答:

    1. (1) 写出物质名称:A;E
    2. (2) 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黑色粉末B在反应①和②中起 作用。
    3. (3) 写出D和F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8分)
  • 28.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a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 (3)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把A和E装置连接进行实验,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熄灭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⑥往试管中装入药品;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是(填数学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 (4)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5. (5) 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只答一点)。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c或d)端通入。
  • 29.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用天平称量0.4g氧化铜,取5m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 (1)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现象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0.4g氧化铜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成立

    2. (2) 步骤①的目的是 。
    3. (3) 过氧化氢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4. (4) 步骤⑦是为了探究
五、计算题(共4分)
  • 30.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氧气。问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多少L氮气?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