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2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词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作    细/陌交通 B . /斑    暗/人不倦 C . /会    止/忍俊不 D . /信    押/浑身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撵走    路宿    失意    海扩天空 B . 锲约    迷忙    悠闲    不耻下问 C . 排解    简陋    蒙胧    以身作侧 D . 生疏    达观    恳切    任重道远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________和潜能的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②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合同,不折不扣地________各自的职责。

    A . 天赋    执行 B . 禀赋    履行 C . 天赋    履行 D . 禀赋    执行
  • 4.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B . 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的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C . 三个疲惫的人吃力的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D . 我的小桃树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二、<b>语言表达</b>
  • 5. 为下列画线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2018年2月2日发射升空。①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起无线电存储及转发,并进行空间威像实验、物联网用户链路验证等作用。②参与实验的学校,未来均可开设卫星测控科普课程,让同学们在教室里获得天地互动的巅峰体验,唤醒学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

    1. (1) 第①句句式杂糅,其修改意见:
    2. (2) 第②句成分残缺,其修改意见:
三、<b>名著阅读</b>
  • 6.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1. (1)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况

      下面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

      A . 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B . 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C . 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D . 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2. (2) 【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下面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

      A . 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 . 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四、<b>句子默写</b>
  • 7. 经典诗文默写。
    1. (1) 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填诗句)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2. (2) 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3. (3) ,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4) ,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5)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宗璞《紫藤萝瀑布》)
五、<b>综合性学习</b>
  • 8. 阅读下面新闻,回答有关问题。

        2018年1月26日,航天荚雄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1. (1)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 (2) 浩瀚的宇宙让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自伟深感个人的渺小,他向航天员“取经”,询问该如何规划未来的路。“资深逐梦人”景海鹏建议他要“”。请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勤于圆梦    ②敢于有梦    ③勇于追梦

    3. (3) 阅读下列两段话,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梦想、感恩、忠诚”是支撑景海鹏前行的力量,他坚定地说:“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陈冬的一番话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六、<b>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独爱腊梅浅浅黄

        ①“独爱腊梅浅浅黄,疏疏落落不张扬。”老家的庭院里,有两株挺拔的腊梅树。每到寒冬,那些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绽开了花朵,满树都是金黄色,娇小可爱。远远望去,如同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寒冷的冬日捎来一丝春的气息,正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发笑东风”。徜徉花树下,赏“疏影横斜”的秀枝,闻“暗香浮动”的醇香,竟有种“乱花迷人眼”的感觉。在阵呼啸的北风过后,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

        ②从此,每逢腊梅盛开,心中便多了一份期待。这些腊梅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清晨,我还躺在床上,就被阵阵馥郁的香气唤醒。睁开眼,透过床边的窗户望去,一树金黄映入眼帘。只见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托举下怒放,淡淡的幽香飘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③经过它们跟前时,我总要停驻一会儿。每当这时,母亲就会乐呵呵地对我说,瞧这朵朵腊梅花多像一只只小金钟,它们能把春天敲出来呢!用不了多久,绿色的春天就会到来……

        ④听着母亲的话语,仰望着那迎着凛冽寒风展开笑靥,风姿秀丽的小花儿,我的心一片豁朗。傲骨铮铮,不惧风霜,不畏严寒,这是腊梅的品质,更是腊梅的操守和气节,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梅花香自苦寒来”,磨难和逆境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只要淡然处之,坚强面对,一定会迎来崭新充满希望的春天。长大走入社会后,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了腊梅花,然后静静地安度人间困苦,品味沧海变桑田的快乐。

        ⑤腊梅历来是高风亮节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文人墨客们用大量的诗词表达对她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多么豪迈,多么乐观,多么坚强,这些诗词体现了诗人们的高尚情调,温暖了人们的心灵。

        ⑥“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膩。”大雪纷飞,腊梅怒放,这是种多么令人向往、心动的意境啊!腊梅那高雅脱俗的莹莹冰心,又岂是其他花草学得来的呢?

        ⑦腊梅花盛开的时节,有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经年离乡,黄亮亮的腊梅仍是我的最爱,每到腊梅飘香时,温暖而馨香的记忆便氤氲开来。我一直钟爱腊梅,爱它怒放时的高洁;飞扬时的飘逸;抗击狂风暴雪时的那份品格。

    1.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独爱腊梅的缘由是什么?
    2. (2) “只见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托举下怒放,淡淡的幽香飘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请自选角度赏析这句话。
    3. (3) 第⑤段中作者引用描写腊梅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4. (4) “腊梅那高雅脱俗的莹莹冰心,又岂是其他花草学得来的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巴伦支与他的伙伴们

    吴志彬

        ①当历史步入十六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大陆,一个国土只有两个半北京城大的国家,依靠海上贸易运输崛起了,它就是荷兰。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讲述的一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

        ②1596年到1598年的某一天,一艘荷兰商船起锚了,船上是船长巴伦支和他率领的水手,共计17人。此行他们除了要完成客户委托的贸易业务,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海上通道。凭借着水手天生的冒险精神,他们在海上航行探险,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但是在经过俄罗斯一个叫三文雅的岛屿时,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③他们只能等到春天到来,才能完成剩余的旅程。三文雅地处北极圈内,冬天的气温只有零下40摄氏度,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谈何容易。严寒加上食物、淡水、衣服、药品的短缺,他们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他们只要打开船上的那些货物,那些衣服和药品就足以挽救生命。但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却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就是死也不能动客人的货物。

        ④巴伦支和他的伙伴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________他们动用了货物,相信谁________不会指责他们。但400多年前的十几位荷兰水手,没有这样做。巴伦支带领水手们,在冰天雪地里依靠打猎勉强维持生存。用猎物肉充饥,皮毛做衣服御寒。但还是难以为继,一个个伙伴相继病倒,连船上的甲板都被拆掉用以烧火取暖。这一等就是8个月,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季。陆续有8名水手死去,而那些货物依然完好无损。

        ⑤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幸存的9人终于把货物带回了荷兰,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但把货物完好无损地交到了委托人手中。他们令人匪夷所思的壮举震惊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他们用生命为代价坚守的信用,成为后来的商业法则。人们记住了巴伦支的名字,历史也记录下这感人的一页,荷兰人为此骄傲。

        ⑥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欧洲海上运输的垄断地位被动摇,巴伦支与他的伙伴们做出的牺牲,为荷兰人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此后,荷兰人几乎掌控着欧洲百分之八十的海上运输贸易量,他们创建的东印度公司,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

        ⑦荷兰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所以即使正在与西班牙进行着战争,荷兰的银行还在合法地贷款给自己的敌人。荷兰人就是这样坚守诚信之本,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这种商业诚信是何等重要。

        ⑧这样一个小国的崛起,绝非偶然。

    1. (1) 认真阅读文章,请为第④段画线部分补充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巴伦支和他的伙伴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他们动用了货物,相信谁不会指责他们。

    2. (2) 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做出了一个怎样“惊人的决定”?为什么说这个决定是“惊人”的?
    3. (3) 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 (4) 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崛起的关键是什么?文中还有什么示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5. (5) 第⑧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七、<b>文言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山门于河

      数小舟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众服确论/岂能暴涨携之去 B . 当求之上流/生忧患 C . 其反激力/然则天下 D . 是在啮/其言
    3. (3) 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 . 沿河求之。(顺着河流寻找石兽) B . 石必倒掷坎穴中。(用石头把坑洞填满) C . 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D . 竟不可得。(最终没找到)
    4. (4) 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5) 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
八、<b>诗歌鉴赏</b>
  • 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1) 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诗中既是诗人实写眼前景物,又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是“”和“”。
    2. (2) “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b>作文</b>
  • 13. 如果说母爱如水,那么父爱是山。如果说母爱是涓涓小溪,那么父爱就是滚滚流云。请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