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河中心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19-11-12 浏览次数:392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b>
  • 1. 默写。
    1.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2) 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 (3)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 (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 (5) 《岳阳楼记》中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
    6. (6)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用他的笔墨尽情泼洒自己的豪情壮志:李白在《行路难》中从沉郁中振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的句子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在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放达宽慰之语。
    7. (7) “写文章要力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要尽可能用最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可用清代郑板桥的一副对联“,领异标新二月花”进行概括。
    8. (8) 2012年11月,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的战略命题时,引用了三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长风破浪会有时”。
二、<b>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b>
  •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piào)    (fǔ)烂      轻(líng)    忧(qī) B . (mù)      风(sāo)     鲜(yán)     摇(yè) C . (xiá)     莽(mǎnɡ)    (ní)喃      (shì)去 D . (lí)明      悲(fèng)    丰(rùn)     (wáng)然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 落笔也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才好。 B . 小吴同学,一遇到不明白的知识,就缠住老师问过不够,总要问个山穷水尽才满意。 C . 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 , 简直是个奇迹。 D . 我们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千万不能断章取义
  •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这是一首具有婉约派风格的词。《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永叔,谥号文忠,政治家、文学家。他与欧阳修同时代为官,都是北宋时期的人。 B . “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诸位短语、动补短语。 C .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D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诗歌主要把“土地”和“光明”作为意象。
  • 5. 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吸收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优点,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 B . 在黄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水上吊桥上行走要抓住铁索踩稳木板,避免不出安全问题。 C . 孝感市五运会“共襄体育盛会·同享艺术精彩”群众文体活动展示在孝感体育场举行。 D . 应城市实验初中《萤光》文学社刊设有“心灵之约”“社会经纬”“教师文苑”等栏目。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 ②⑤④③⑥① B . ⑤③④②⑥① C . ③⑥①④⑤② D . ①④③②⑥⑤
  • 7. (2017九上·安丘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 . 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 8.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阅读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越来越重要。因此,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1. (1) 【拟写标语】为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宣传氛围,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2. (2) 【出谋划策】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出谋划策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阅读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 (3) 【社会调查】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读书计划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有时有计划

      31.3%

      没有计划

      58.6%

      表二:读书笔记情况: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每读必做

      0

      凭兴趣做

      24.6%

      从不做

      75.4%

      我的结论:

三、<b>浅层次阅读理解(22分)</b>
  • 9. 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小题。

    手机屏幕有多脏

        ①你知道吗?手机屏幕远比ATM机(自动取款机)和马桶冲水按钮脏。

        ②日前,中央电视台“生活实验室”栏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出租车司机的小屏幕手机、小朋友玩游戏的大屏幕手机等几部手机的屏幕上提取细菌样本,将所有细菌样本分别与培养皿进行涂抹接触,然后将所有培养皿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孵箱之内。72小时后,送检的每一个培养皿中,中国都长出了不同颜色的清晰的菌落,最大的菌落有硬币那么大。不仅如此,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严重。

        ③检测专家介绍说,在电子显微镜下,圆形病菌多数为葡萄球菌,条状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老人、小孩或其他体弱者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因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皮肤病史的人,长期接触手机上的病原体,皮肤上的疮口有再次被感染的危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溃烂。现在家长喜欢把手机给孩子玩耍,更容易引起类似问题。不仅是触屏手机,人们常用的笔、键盘、鼠标、办公桌等,上面都有不少这样的细菌。

        ④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手机进行日常保洁呢?在中央电视台所做的实验中,工作人员用一张普通的一次性清洁湿巾对手机进行了擦拭。再次检测后,发现菌落数值由原来的70个降到了10个。专家提醒,正常的消毒保洁,对手机表面的清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手机的清洁要与手的清洁一起进行,这样才能避免细菌的交叉传递。

        ⑤近日,德国专家针对手机消毒提出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这些刺激性强、腐蚀性强的清洁产品虽然随手可得,但长期使用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电子产品不能用液体来清洁,因为液体会破坏手机电路,影响手机的使用。最好使用专门的手机卫生喷雾来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通过手机传染给人。

        ⑥此外,用于擦拭电脑屏幕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清洁布,也是清洁手机屏幕进行保洁的有效用品,这种清洁布手机专卖店有售。如果暂时没有,也可用超细纤维眼镜布代替。还有,给手机屏幕贴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贴专业的保护膜不但可以防止屏幕出现划痕,而且会降低病毒在手机屏幕表面聚集繁殖的可能性。

    (庞健/文,选自2015年2月6日《成都商报》,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文中介绍的对手机进行消毒保洁的方法有哪些?
    2. (2) 细读全文,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从内容上看,全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说明手机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一部分说明如何对手机进行消毒清洁。 B . 使用(接触)没有经过清洁的手机,老人、小孩或其他体弱者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因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C . “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严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手机屏幕脏的程度之重。 D . 德国专家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因为一旦使用它们就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
  •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弘扬“工匠精神”,驱动“中国制造”

        ①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②曾几何时,山寨文化大行其道,大有变中国为“山寨中国”之势。“山寨”折射了中国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利益,忽略产品品质的现象。事实上,低端、低效、低质量一段时间以来成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高耗能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必然遭到淘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大势不可逆。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好工匠精神这把利器来驱动“中国创造”。

        ③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又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的竞争,工匠精神显得尤其重要。正如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所说:“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高铁、大飞机的制造令我们扬眉吐气,但国人又有几人知道,在中国经济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的今日,一颗小小的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或许有人不屑于圆珠之“小”,以为那是“小事物”、“小格局”。但俗话说得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人生之成败,企业之兴衰,往往取决于其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很难想象,一个小事做不好的人,能做得好大事;更难想象,一个小产品过不了关的企业,能有大制造。

        ④弘扬工匠精神,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工匠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与共产党人凡事讲认真的品质是一脉相承的,要坚决把胡适所说的“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打倒在地,把“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深入到全国人民,尤其是技术工人的骨髓之中,这是关键一招。

        ⑤除此之外,还要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让中国制造尽情挥洒才情。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走好“用三个十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第一个10年路线图。还要“两条腿走路”,抓紧抓实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使“中国制造”迈向精细化、高端化。

        ⑥“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号角已然吹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境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一流产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甚至“创造强国”转变的目标,已然是当代中国不容绕过且必须完成的命题。

    (黄朝光/文据大河网2016年3月8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细读全文,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山寨”折射了中国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利益,忽略产品品质的现象。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必然遭到淘汰。 B .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的话告诉我们,工匠精神就是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专注持久地做事,多出优品精品。 C . 文章列举中国能造高铁、大飞机,但是一颗小小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的事例,证明即使小事做不好,仍然能做好大事。 D . 时代的发展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一流产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甚至“创造强国”转变的目标,是当代中国不容绕过且必须完成的命题。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

        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意思。

      ①伛偻提提            携:

      ②宴之乐              酣:

      ③字法中将五十年      绝: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也    宝:

    2. (2)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至于负者歌途;②其节见艰危 B . ①醒能述文;②近日稍稍知字书为贵 C . ①禽鸟知山林乐;②食未必不佳 D . ①泉香酒洌;②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 (3)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5. (5) 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四、<b >深层阅读理解(22分)</b>
  • 12.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小题。

    【甲】水调歌头·中秋

    (北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 , 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乙】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①米芾(f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②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1. (1)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词开篇先写秋之声的听觉感受,表达对晚来秋意的感受,以“不学宋玉解悲愁”表现出词人旷逸豪宕的襟怀。 B . 与【甲】词不同,【乙】词开篇先写望月的视觉感受,因之而“把酒问青天”,显示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 . 【甲】词词人“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体现的是词人开怀痛饮的忘我境界和超尘脱俗的襟抱。 D . 【乙】词词人“把酒”而“大醉”,既有因中秋月夜美景的陶醉,更有怀念手足的真情。
    2. (2) 请结合词句,赏析【甲】词中“怅”的表达效果。
    3. (3) 阅读两首词,梳理两词作者是如何度中秋的。
  • 13.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 (1)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

    2. (2)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3. (3) 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 (4) 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五、<b >写作(50分)</b>
  • 14.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没错,我很喜欢___________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