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新泰市西部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第...

更新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2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   )
    A . 铝土矿炼铝 B . 天然气燃烧 C . 木材制桌椅 D . 海水提取镁
  • 2. 化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
    A . 合理使用化肥为粮食的丰收保驾护航 B . 使用钢材、水泥等材料复建哈尔滨火车站 C . 学生免费使用教科书 D . 提供燃料,实现国人的飞天梦想
  • 3. (2018·眉山) “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 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那么,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 . 猜想或假设 B . 提出问题 C . 制订计划 D . 得出结论
  • 5. 下列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 6. 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   )
    A . 有颜色变化 B . 有放热现象 C . 有气体产生 D . 有新物质产生
  • 7.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 .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 .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 .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 8.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18·齐齐哈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取用固体粉末
  • 10. (2018九上·三明月考)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 .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 . 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 . 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 . 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 11. 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B . 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 . 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 . 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 12.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 . 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 13. (2018九上·松江期末) 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
    A . 长劲漏斗 B . 量桶     C . 坩埚钳 D . 椎形瓶
  • 14.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化;⑤制备;⑥应用的重要自然科学。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③④ B . 只有①⑤ C . 只有②⑤⑥ D . 全部
  • 15. 下列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
    A .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 . 科学探究应独立完成,不需要合作 C .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 .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
  • 16. (2015九上·始兴期中)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 .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 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 .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 17. (2019九上·沭阳开学考)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C . 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就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 . 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18. (2016九上·北京月考)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①③④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⑤⑥
  • 19. (2018·枣庄) 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灯泡发光    B . 风力发电   C . 太阳能供热   D . 蓄电池放电
  • 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 . 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 (1) 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 (2)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3. (3) 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4. (4)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22. 完成下列实验的部分内容。

    填写表中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稀盐酸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23. 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请仔细思考,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变化,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请你说明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 24.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 (1)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 (2)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25. 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三、实验题
  • 26. 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Ⅱ.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Ⅲ.把C试管底部放在即将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1. (1) 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继续探究] 小明同学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了相关的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2)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把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迅速将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四、科学探究题
  • 27. 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