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1-12 浏览次数:3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手把文书口称(chì),回车(chì)牛牵向北。 B . (yuè)命》曰“(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C . 高者挂(juān)(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ào)。 D . (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pián)死于槽枥之间。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流之/道阻且 B . 凄神骨/拣尽枝不肯栖 C . 女有/来倚杖自叹息 D . 子非鱼,知鱼之乐/求其能千里
  • 3. 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记》中桃林美景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静美,为下文桃花源的出现做了充分铺垫。 B . 《卖炭翁》一诗记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强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并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C . 《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D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二、<b>字词书写</b>
三、<b>句子默写</b>
  • 5.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 (1) ,白露未晞。(《诗经》二首)
    2. (2)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 (3) 海内存知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4)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5) 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6) 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7) 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8. (8)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9. (9) 《大道之行也》中描写大同社会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四、<b>基础知识综合</b>
  • 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①《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先生高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不能熟视无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王选说自己不再是权威,已经duó落为“卖狗皮膏药”的,他的谦虚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顾拜旦希望用奥林匹克的精神教育青年,使他们不被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深深打动了我们。②而那些特点鲜明、风格各异的演讲词,也让我们学会运用并了解了演讲的知识。

    1. (1) 根据选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duó

    2.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①处画线的句子中﹐“《最后一次讲演》中”是状语。 B . ②处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 C . 文中划线词语“诚恳”“思想”“自己”“束缚”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动词。 D . “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都是偏正短语。
五、<b>名著阅读</b>
  • 7. 依据下面情节,说说保尔读的是什么小说?他从中受到了什么有益影响?

        保尔参加红军后,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保尔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一个革命者,为了真理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战斗。大家都被书中主人公英勇就义的壮举所感动。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b>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来讲讲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智商)。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那什么才是重要的?

        第一,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极大的付出。清华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老蒲这样教导学生:“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并且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以及你真正去查阅和实验相关文献的时间。如果你不能做到,就离开实验室。”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就一定不会成功。

        第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我的博士生导师在33岁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说他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经常说:“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有一天我们开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后来,我在他写出的公式里面发现了三处错误,但我不敢提,再一想,那的确是错的,我哆哆嗦嗦地举起手,指出了一处错误。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的导师说:“我觉得你讲得不错。”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你要时刻记住,你认为自己行,那你就一定可以。最后,我祝愿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节选自清华副校长施一公《致研究生的演讲》,有删改)

    1. (1) 阅读演讲稿要特别关注文章清晰的思路。请将上面语段的思路补充完整。

      指出IQ是研究生是不重要的素质,引起下文→→提出希望并发出祝愿

    2. (2) 除了语段中提到的素质外。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还有什么素质是重要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思路清晰;③不少于80字。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着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地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地。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牌。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 (1) 有人认为“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个题目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 (2) 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揭示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1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更是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欢迎,下面是对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数据:

    关于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表(部分)

    图一第一次使用手机上网的年龄

    图二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时间

    图三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

    材料二: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材料三:针对中学生是否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这一问题,校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学生、老师,家长和专家。

        【学生自述】手机给我带来诸多方便。例如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有疑难问题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增进友谊;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教师反馈】中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甚至有的学生用手机作弊,造成极坏的影响。手机在中学校园里的普及还会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另外,手机上的许多不良信息,玷污了中学生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感言】给孩子买手机初衷是为了联系方便,但孩子多用于聊天和游戏,既影响休息又贻误学业,同时,使用手机还额外增加了我们做父母的经济负担。

        【专家观点】如何管理手机应体现在“教育意识”上,简单的“禁止使用”学生未必能理解,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将手机“为我所用”,这也是属于生活教育的范畴。这种教育的实施,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

    1. (1) 请阅读材料,填写下面表格。

      材料一

      观察图一至图三,你会发现所调查的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呈现出:①、②,③的趋势。

      材料二

      结合材料二,给你的同学提一条科学合理的建议:④

    2. (2) 结合材料三,请代表你的小组在班会上作总结发言。

      要求:①围绕班会主题;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七、<b>文言文阅读</b>
  •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日,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带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时:按时令。②河:黄河。③涘:河岸。④渚崖:水洲岸边。⑤河伯:黄河之神。⑥旋:转,改变。⑦望洋:仰视的样子。⑧若;海神名。⑨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 (1) 翻译下面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2) 两段文章都以雄奇的想象塑造形象。【甲】文中大鹏的形象具有的特点;【乙】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的态度是“”,见到大海后,河伯态度变为“”,这一形象带给你的启示是
八、<b>作文</b>
  •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感知四季流变;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叛逆,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失败低落,倍增前行信心;走过困惑迷惘,迎来灿烂阳光……

    请以“走过,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