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更新时间:2019-10-09 浏览次数:35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巩固
  • 1. (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是常用的溶剂 B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 .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净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和消毒作用
  • 2. (2019九上·廊坊期末)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 . 石墨具有导电性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 3. (2018九上·大连月考)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A . CO B . O2 C . C D . CO2
  • 4. (2019九上·柘城期末)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图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单质,请在表中填写这些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称:

      名称:

      化学式:

    2. (2) 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5. (2019九上·云县期末) 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如图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是
    2. (2) 刚开始预热时,试管②中立即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其原因是
    3. (3) 继续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停止加热,要等试管①冷却后才能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来,其原因是
  • 6. (2019九上·柳林期末)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防寒服可在 的环境中工作 小时,确保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1所示。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mm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可以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状结构,氢原子以交替的形式从石墨烯表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答一条即可)。
    2. (2) “厚 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
    3. (3) 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能: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
    4. (4) 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石墨烯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

      C.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完全相同

二、强化提升
  • 7. (2019九上·宝安期末) 碳单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表现的性质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金刚石,石墨、C60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C . 常温下,活性炭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吸附气味 D . 高温下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如图所示),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
  • 8. (2019九上·雁江期末) 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 电解一定量的水 C . 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D . 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9. (2019九上·临西期末) 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2. (2) B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3. (3) C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
  • 10. (2018九上·大连月考)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 (1) 根据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2. (2) 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3. (3) 影视舞台上经常看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一景象的物质是
    4. (4) “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徽墨写字作画不变色,是因为;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11. (2019九上·桂林期末) 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

    1. (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C、N、O、P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因为原子的数不同,所以它们是不同的元素。

    2. (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将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分子结构不同  

      B.微粒间隔变大

      C.微粒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经过花园能够闻到花香,这是因为

      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

      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三、真题演练
  • 12. (2019·益阳) 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A .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 . 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 . 碳单质不溶于水
  • 13. (2019·咸宁) 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 B .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 C .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 14. (2019·大连)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C60可用作超导材料 B . 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 C .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 . 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
  • 15. (2019·鞍山) 2019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1. (1) 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可以通过使其转化为软水
    2. (2) 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3. (3)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4. (4) 坚持节约用水应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请列举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16. (2019·东营)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 17. (2018·南京) 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 (1) 如右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的结构。

    2. (2)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
    3. (3) 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 (4) 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5. (5) 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 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