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10-15 浏览次数:2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基础运用(14分)</b>
  • 1.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鲜妍    嘶哑    飘逸    一代天娇 B . 摇曳    翅冀    谐奏    原驰蜡象 C . 枉然    呢喃    聘婷    树林阴翳 D . 忧戚    冠冕    妖娆    岸芷汀兰
  • 2.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除/气    强人意/参错落    外强中/埋头苦 B . /混    手蹑脚/震心灵    剑拔张/马十驾 C . 面/睦    异思迁/图穷匕    甲归田/浑身 D . /竹    未雨绸/荒绝伦    出类拔/鞠躬尽
  •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雾凇沆砀”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D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陶庵梦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 4.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5. 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句诗是(    )
    A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B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 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中国结”的全称就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 ③②④⑥⑤① B . ③①②⑤⑥④ C . ④③②⑥①⑤ D . ④①③②⑤⑥
二、<b >背诵积累(10分)</b>
  • 7.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 江山如此多娇,
    2. (2) 而现在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 (3) 《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其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这里,而在别的地方。有时也比喻别有用心。
    4. (4) 《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5. (5) 《行路难》中“”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必须坚强自信,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
    6. (6) 刘禹锡的《酬乐天》中,颈联是全诗的警句,。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三、<b >阅读理解(35分)</b>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 (1) 解释划线的词。

      斯人

      ②不物喜

      请重法以禁之

      ④上之曰

    2. (2) 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 . 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 .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 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邪?

    4. (4)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①【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②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 (5) 《岳阳楼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更是一个宝藏。在【甲】文部分,你汲取了什么精神营养?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为中国梦助力。
  • 9. 阅读行为,回答问题。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

        晚自习刚下课,就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原来,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马小光的家在郊区,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城里卖菜。放学后,马小光都要赶到菜市场帮父亲,有两次我遇见他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大声吆喝着卖菜,脸上沾满晶亮的汗珠。他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坐在一边安静地过秤,收钱。可能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极具两面性,有时极叛逆,有时又很懂事。这样一想,我也就原谅了马小光在班里所犯的错误。

        针对许多学生叛逆心强、不服家长管教的状况,一次家长会后,我决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一个亲情心理测验,借此进行教育。首先我在讲台上问:“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选择他(她)做你的父母(孩子)吗?”我话音刚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笑了,只见他们毫不犹豫地写下答案。但是当我望向坐在前排的马小光父亲时,却见他拿着一支笔在沉思,片刻之后,在纸上写下“不愿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

        星期天,我决定对马小光进行家访。

        那天阴雨霏霏,整个乡村都掩映在雾蒙蒙的春雨里。马小光没在家,只有他的父亲坐在菜园的小屋里望着门外出神。他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衣服,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倦容。看见我,他连忙站起来,有些惊慌地问:“老师您来啦,是不是小光又惹祸了?”

        我立即打消他的疑虑。坐下来,才闻到屋子里在熬中药,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味四下弥漫。谈到这次家访的原因,我问他:“那天在学校做测验,看见你写着不愿意让马小光做你的儿子,他真的就那么不听话,让你头疼吗?”他听了,有些无奈地笑,然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摇头否认。

        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雨声和中药罐里水开的咕嘟声。

        “不是这样,老师。”停了片刻,他向我解释,“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一年到头离不开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一年四季,放学后他都要跟我去卖菜。夏天晒,冬天冷,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那天去开家长会,我看小光的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比他好,有的家长穿着高级服装,有的还开着小车来……小光他这个没娘的娃真是太苦了……”说到这儿,他一阵呛咳,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希望他做我儿子,跟我遭罪,他应该找个好人家,过富裕的日子。”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成绩也开始上升。虽然他有时还会顽皮、搞怪,但已懂得守规矩。看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我暗暗高兴。到初三下学期,他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50名,好多任课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

        几年后,听说马小光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南方一家外企工作,生活得很不错。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我又想起马小光的父亲,那个病容惨淡、爱子心切的中年人。我想,他现在该会有多欣慰!马小光终于对得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春节,马小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现在的他比以前胖了好多,文质彬彬,哪里还有半点顽劣少年的影子?!谈起以往的事情,我向他讲述那段家访往事。以前没有对他讲,是担心当时他的年龄还不足以承载生活的苦涩。

        听我讲完,马小光眼中似乎一片迷蒙,他解释说:“老师,这些事情我早知道了,当初我在门外听到你们的谈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非常惊讶。

    1. (1) 本文围绕马小光写了哪几件事?
    2. (2) 文中画线处写“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我为什么替这个父亲伤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3) 请赏析文中这一段话。

      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4. (4) 文章结尾说“原来他早就知道”,从前文中找出为此做了铺垫的语句。
    5. (5) 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说是马小光,有人说是马小光的父亲。你认为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b >综合性学习(11分)</b>
  • 10.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 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11. 新学期伊始,一位老师送给初三学子一副对联,下联需要你来给出。

    上联: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

    下联:

  • 12. 为庆祝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培养我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决定开展“铭记抗战史  共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安排如下:

    【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复兴梦想】主题征文活动

    【向国旗敬礼】网上寄语活动

    【弘扬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手抄报展评活动

    我们九年级同学参加此次活动的第二项,请在题卡的横线处留下你的寄语,表达你对国旗,对祖国的炽热情感。

五、<b >作文(50分)</b>
  • 13.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