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2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父亲的诘问让儿子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B . 美德会从贫困笼罩不到的缝隙里透露出光芒,引起伟人的注目和重视,博得他们的爱护。 C . 期末考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划即将开始的暑假生活。 D . 老李是个直肠子,说话总是锋芒毕露,不会委婉含蓄。
  •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市即将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旨在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把“提高”改成“营造”) B . 我们在实现和追求个人幸福与成功的同时,就已经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贡献。(将“成功”和“幸福”互换位置) C .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使人感到非常自豪。(删除“使人”) D .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二、句子默写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 (2) 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3. (3) 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 (4) 《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诗句是:“。”
    5. (5) 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三、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 fán zào
    2. (2) 刺骨的寒冷 tūn sh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 (3)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 hān rán rù mèng了。
    4. (4)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 diān pèi liú lí
四、语言表达
  • 5.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孝心是什么?孝心是一句及时的问候,安抚父母牵挂的心灵;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梓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可得

      于沙上

      ③可据理臆断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则故事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臆断。 B . 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C . 本文文笔简约精粹,说理明畅透辟,故事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D . 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都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他们会出错是因为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自归:自首。③县:同“悬”,悬挂。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自以为大有所益 B . 今单衣啮/其发矢十中八九 C . 是以戚/杞人 D .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俄而雪骤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 (3) 结合选文,说说曹操为什么没有怪罪库吏。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 (1) 选文中“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2. (2) 选文画线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选文依次选取了群众大会演说、起稿政治传单、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 B . 选文开头两段在全文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概括前面作为学者的部分,引出后面作为革命家的部分。 C . “口的巨人”是指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是指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 D . 选文结尾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言行一致”的精神。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威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嗌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③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④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摊泥。

    ⑤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⑥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⑦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⑧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稟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登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⑨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⑩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央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 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⑪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⑫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央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飄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⑬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心里满是酸楚。

    ⑭我把筷子递给小弟弟,他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

    ⑮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⑯我没有再说话,我夹起两块,喂到小弟弟嘴里。泪水在眼眶打转。

    ⑰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做饭,她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什么也没问。我一边把盐放进罐子,一边做贼般偷偷瞄她。她身形消瘦…

    ⑱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莱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⑲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1. (1) 阅读全文,请根据文章第②段至第⑯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小弟弟的行为

      我的做法和心理

      对他大吼,威胁

      点头答应,心软

      夹起炒凉粉喂我吃

      留给我一堆炒凉粉

    2. (2)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4. (4) 文章结尾处,母亲说:“五分钱买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喜,还有比这更便宜的事吗!”联系全文,理解“欢喜”的内涵;并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家庭生活充满欢喜。
八、命题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温暖,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友善、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帮助……都让我们如沐春风。

    请以“你的                        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头。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剐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 (1) 请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2. (2) 联系原著,说说祥子前后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他是遭遇了怎样的打击才变成这样的?
    3. (3) 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的一个艺术特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