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2016)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秋词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其一)》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9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马生的赠序,文中自述少年时求学之艰难来勉励马生珍惜良时,刻苦学习。 B . 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刻画的一个走狗形象,契诃夫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 . 从《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看到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从《陋室铭》中更看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D . 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恩师的《藤野先生》,还是叙述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都是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回忆。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风萧瑟                 一叶知                 春华 B . 香远清                 多多善                 精求精 C . 执策而之               危不惧                 居高 D . 夸娥氏二子二山         一决胜                 忘恩
  • 3. 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 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 . 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 . 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 . 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 4. 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 . 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 .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 . 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贴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 .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 5. 对《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 . “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C . “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 . “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
  • 6. 下面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唐代、宋代、元代文学的高峰分别是诗、词、曲,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宋词的代表作。 B . 《论语》是道家经典之一,共20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C .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茶馆》等。 D . 冰心,原名谢婉莹,其诗集《繁星》《春水》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 7.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B . 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C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D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8.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从庄稼人的饱经忧患、历尽风霜和辛勤劳作中,品出了秋的收获里充满了苦、辣、酸、甜的滋味。 B . 这些事实证明:有毒液体的泄露已经污染了河道,将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所以这片水域将暂时封闭。 C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词是指古代的杭州,但更适合现代的杭州。 D . 站在悬崖边上朝下看,需要勇敢;走下悬崖,却只需要傻瓜,一步之差,拉开了勇敢与傻瓜的距离。
  • 9.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B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C .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D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10.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禀告         滑稽         险象叠生         随机应变 B . 归咎         潺弱         骇人听闻         恪尽职守 C . 鄙夷         阴霾         囊萤印雪         肃然起敬 D . 匀称         酬和         望眼欲穿         鳞次栉比
  • 11.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C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D .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诗人的“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就是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解放区。可是由于祖国的大片土地已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因此,诗句在感情表达上,依然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出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情感。
  • 12.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世说新语》是南宋彭城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记录了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B . 《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与戏曲的格律有关,秋思是题目,与词的内容与主题有关。 C . 现代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主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表现童真、母爱、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主要内容。 D .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编写,与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13. 根据语境,下列句中加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为创业者点赞:高手在民间,破茧可成蝶。                B . 天气预报早晨就有雨,但老天偏偏酝酿了一整天,到得晚上,才淅淅沥沥落起了雨。  C . 专心致志是他最大的优点,上课时任何人进入教室或站在窗口走廊,都不会引起他的侧目而视 D . 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赏心悦目 ,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 14. 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元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作者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 B .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C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D . 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
  • 15.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修建的?(       )

    A . 岳飞 B . 武训 C . 诸葛亮 D . 文天祥
二、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三、语言表达题
  • 21. 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对音乐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喜欢

    不喜欢

    流行

    民族古典

    民族

    西洋

    想参加

    不想参加

    94.5%

    5.49%

    81.11%

    19.89%

    7.77%

    25.55%

    42.22%

    24.44%

    结论:

四、现代文阅读
  •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 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 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 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 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 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 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 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 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 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 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 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

        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 (1) 文中加线词 “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 含义具体指的是什么?请你写出一处诗句(连续的两句)为其提供佐证。

    2. (2) 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请结合文意概括作者笔下的秋天有哪些况味?

    3. (3) 作者说自己所爱是初秋而不是晚秋,初秋有怎样的意味?                                   

    4. (4) 文章标题是“秋天的况味”,作者在文中却不时地提到酒、烟、陶锅、旧词典、老招牌等,其用意何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