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14 浏览次数:286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有关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汤姆逊原子枣糕模型的正确性 B . 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 . 放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 该链式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 2. (2017·淮北模拟)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 △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 . 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 若A′点的电势为φA′ , A点的电势为φA , 则A′A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φD一定小于
  • 3.

    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 . F1不变,F2变大 B . F1不变,F2变小 C . F1变大,F2变大 D . F1变小,F2变小
  • 4.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是v﹣t图象为两段半径相同的 圆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t4=2t2 , 则在0﹣t4时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B .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C . 两物体t1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 D .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 5.

    如图所示是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接近用户端时再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设发电厂输出的电压一定,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0表示,并且电阻不变,变阻器R相当于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变小,则当用电进入高峰时(   )

    A . 电压表V1、V2的读数均不变,电流A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B . 电压表V3、V4的读数均减小,电流A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3的读数增大 C . 电压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 D . 线路损耗功率增大
  • 6.

    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杆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地面上的O点,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定滑轮固定于地面上方L处,电动机由跨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绳子与杆的中点相连,启动电动机,杆从虚线位置绕O点逆时针倒向地面,假设整个倒下去的过程中,杆做匀速转动,则在此过程中(   )

    A . 小球重力做功为2mgL B . 绳子拉力做功大于2mgL C . 重力做功功率逐渐增大 D . 绳子拉力做功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7.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中国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2011年发射的萤火一号是计划中的首颗火星探测器.若萤火一号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半径为R,某宇航员在地球表面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星密度是地球密度的 B .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g C .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 . 该宇航员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 8.

    在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MN、PQ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的距离为l.金属棒ab和cd垂直放在导轨上,两棒正中间用一根长l的绝缘细线相连,棒ab右侧有一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均为l,整个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在棒ab上加水平拉力,使金属棒ab和cd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则金属棒ab中感应电流i和绝缘细线上的张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规定金属棒ab中电流方向由a到b为正)(   )

    A . B .    C . D .
二、<b >非选择题</b>
  • 9.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器材为:铁架台,约50cm的不可伸长的细线,带孔的小铁球,光电门和计时器(可以记录挡光的时间),量角器,刻度尺,游标卡尺.

    实验前先查阅资料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再将细线穿过小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在小铁球运动轨迹的最低点安装好光电门.将小铁球拉离竖直方向一定夹角后从静止释放,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是t.依次测量摆线的长度l、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及小铁球的直径d.

    1. (1) 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铁球直径d,刻度线如图乙所示,则d=cm.

    2. (2) 某次实验测得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记录的时间t=5.125×10﹣3s,由此得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若等式在误差范围内成立,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 10.

    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定值电阻等.

    1. (1) 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a)所示,读数为Ω.据此应选择图中的(填“b”或“c”)电路进行实验;

    2. (2) 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元件Y,重复实验;

    3. (3) 如图(d)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填“X”和“Y”)是非线性元件;

    4. (4)

      该小组还借助X和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e)所示,闭合S1和S2 , 电压表读数为3.00V;断开S2 , 读数为1.00V.利用图(d)可算得E=V.r=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视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 11.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第一象限有与y轴正方向相反的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的P(0,8)点,以初速度v0=3×104m/s沿x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经过x轴上的Q(12,0)点后恰好垂直打到y轴负轴上的N点(图中未画出).已知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 ×109C/kg,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求:

    1. (1) 匀强电场E的大小.

    2. (2) N点到O点的距离.

  • 12.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足够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一质量为3m的“L”型工件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向下运动,工件上表面光滑,下端为挡板.某时,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从工件上的A点,沿斜面向下以速度v0滑上工件,当木块运动到工件下端时(与挡板碰前的瞬间),工件速度刚好减为零,后木块与挡板第1次相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木块就与工件挡板碰撞一次,已知木块与挡板都是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木块始终在工件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木块滑上工件时,木块、工件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 (2) 木块与挡板第1次碰撞后的瞬间,木块、工件各自的速度大小;

    3. (3) 木块与挡板第1次碰撞至第n(n=2,3,4,5,…)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及此时间间隔内木块和工件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三、<b >选考题</b>
  • 13. 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大 B .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C .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 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E .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此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得越快
  • 14.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管粗细均匀,左右两管竖直,底部的直管水平,水银柱的长度如图中标注所示,水平管内两段空气柱a、b的长度分别为10cm、5cm.在左管内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稳定后右管的水银面比原来高h=10cm.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求向左管注入的水银柱长度.

  • 15.

    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0.1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t=0.3s,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t=0.3s时刻,质点1向上运动 B . t=0.3s时刻,质点8向下运动 C . t=0至t=0.3s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s D . 该波的周期为0.2s,波速为4m/s E . 该波的周期为0.3s,波速为2.67m/s
  • 16.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n=

    (i)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ii)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 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