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宝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9-29 浏览次数:4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 2. 对空气成分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 . 道尔顿 B . 拉瓦锡 C . 门捷列夫 D . 牛顿
  • 3.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矿泉水 B . 蒸馏水 C . 雨水 D . 自来水
  • 4.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死灰复燃 B . 水果榨汁 C . 冰雪融化 D . 酒精挥发
  • 5. 三氧化二砷(As2O3)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1价 B . +2价 C . +3价 D . +4价
  • 6. 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 . 锥形瓶 B . 试管 C . 量筒 D . 烧杯
  • 7.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3 B . Ca(OH) 2 C . HgO D . H3PO4
  • 8. 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 B .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约占21% D . 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 9. 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大,原子小 B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 10. 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含义正确的()
    A . 2N﹣2个氮元素 B . 2O﹣2个氧分子 C . H2﹣2个氢原子 D .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11. 要较精确量取15mL液体,最适当的量筒应选择()
    A . 5mL量筒 B . 10mL量筒 C . 25mL量筒 D . 50mL量筒
  • 12.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H2CO3→H2O+CO2 B . CH4+2O2 CO2+2H2O C . CaO+H2O→Ca(OH)2 D . 2Mg+CO2 2MgO+C
  • 13. (2017九上·高安期中) 现有反应:2Cu(NO3)2 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
    A . NO B . NO2 C . NH3 D . N2O3
  • 14. 下列图示中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
    A . 读数偏大 B . 液体喷出 C . 液体污染 D . 酒精溅出
  • 15.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16.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 O B . 2O C . O2 D . O3
  • 17. 关于2CO+O2 2CO2读法错误的是()
    A .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 . 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C . 每2份质量一氧化碳和1份质量氧气生成2份质量二氧化碳 D . 每2摩尔一氧化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
  • 18. 乙烯(C2H4)是果实催熟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 B . 一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C . 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D . 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
  • 19.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
    A . 分子种类 B . 原子种类 C . 元素质量 D . 物质总质量
  • 20.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 . 氢气密度很小﹣﹣可用于制作探空气球 B . 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C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 21. 下列关于CO2、SO2、O2等三种物质的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都含有氧气 B .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 都含有氧分子 D . 都含有氧元素
  • 22.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 .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较大变化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说明原子间存在间隙 D .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 23. 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A . 闻气味 B . 带火星木条 C . 澄清石灰水 D . 伸入燃着的木条
  • 24.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为了节省时间,装好药品后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立即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 .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 .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25.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正确的是()

    A . 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C . 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D . 氮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B . 纯净物中的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C .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 .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 27. 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 . 32gO2的物质的量是2mol B . 物质的量的符号是mol C . 1mol氧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D . 1molSO2中含有2mol氧原子
  • 28. 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C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 . 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后氧气产量变大
  • 29.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反应前

    17%

    10%

    25%

    48%

    反应后

    19%

    10%

    41%

    30%

    A . 该反应可能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30.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是()
    A . FeS B . FeO C . Fe3O4 D . Fe2O3
二、填空题
  • 31. 填写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物质名称

    氯化钠

    化学式

    FeSO4

    SiO2

    N2O3

  • 32. 填写下列化学符号或表示意义:

    化学符号

    He

    3NO3-

    表示意义

    2个氯分子

    3个氧原子

  • 3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化学反应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简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中铁元素从态变成

    镁带燃烧

    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4. 用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含21%的是
    2. (2) 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3. (3) 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4. (4) 式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35.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一定观察过酒精灯内的酒精,现用胶头滴管从酒精灯中取出少量酒精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酒精,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倒转烧杯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1. (1) 请描述出观察到的酒精的物理性质
    2. (2) 写出酒精(化学式C2H6O)燃烧化学方程式
  • 36. 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钙②冰水混合物③液氧④空气⑤氧化镁⑥粗盐⑦河水⑧水银(用编号填写)
    1. (1)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化合物的是
    3. (3) 属于单质的是:
    4. (4) 属于氧化物的是
三、简答题
四、实验题
  • 39. 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 (1) 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3. (3) 若在A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二氧化锰(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进行的操作是,洗涤、烘干,在前两步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作用分别是
    4. (4) 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
    5. (5) 用“排水法”收集O2 , 请在如图二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

      图二 图三

    6. (6) 在如图三中画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趋势
五、科学探究题
  • 40.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仪器气密性均良好):

    图1   图2

    图3

    1. (1) 如图1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白磷(白磷燃烧温度为40℃,实验中热水80℃),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白磷需过量的目的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是
    2. (2) 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锥形瓶容积(扣除内容物)为220mL,注射器中有40mL的水,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放入80℃热水中,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迅速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7mL水,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同时可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3. (3) 如图3进行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发现水未倒吸,分析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木炭而造成的,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同学们思考后改进了方案,他们仍用木炭进行实验,最终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改进方案是

六、计算题
  • 41. 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化学式为C9H8O4 , 完成下列问题:
    1. (1) 阿司匹林由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2. (2) 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
    3. (3) 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精确到0.1%)。
    4. (4) 0.25mol C9H8O4分子中约含有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 (5) 0.5mol C9H8O4的氢原子与g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
  • 42. 向盛有双氧水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称量反应前后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 (2) 求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