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 /8 激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4 13.8激光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26 浏览次数:9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激光可用于测距 B . 激光能量十分集中,只可用于加工金属材料 C . 外科研制的“激光刀”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感染 D . 激光可用于全息照相,有独特的特点
  •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纤通信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点 B . 激光测距利用了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C . 激光写、读利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D . 激光加工、激光手术和激光武器都利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 3. 下列与光的干涉有关的事实是(  )

    A . 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B .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C .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 .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 4. 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纤通信是应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对信号进行调制,使其在光导纤维中传递信息的 B . 计算机内的“磁头”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应用了激光有相干性的特点 C . 医学中用激光作“光刀”来切除肿瘤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D . “激光测距雷达”利用激光测量很远目标的距离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 5. 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发出的激光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波长为λ,c表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nλ B . 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C . 该光的频率为 D . 该光的频率为
  • 6. 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分离成两束单色光的是(  )


    A . B . C . D .
  • 7. 关于薄膜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厚度均匀的薄膜,才会发生干涉现象 B . 只有厚度不均匀的楔形薄膜,才会发生干涉现象 C . 厚度均匀的薄膜会形成干涉条纹 D . 观察肥皂液膜的干涉现象时,观察者应和光源在液膜的同一侧
  • 8.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做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三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  )

    A . 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B . 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C . 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紫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红光 D . 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 9. 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图中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 10.

    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 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

    A .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 .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 . 红光、 蓝光、黄光和紫光 D .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 11.

    如图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 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 . 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 . 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 . 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 12.

    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棱镜的一个侧面AB以较大的入射角i入射,经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若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A .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 .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 .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 .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 13.

    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劈尖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 . 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 . 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 纹向着劈尖移动 D . 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
  • 14.

    如图所示,一个小的光源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若人沿着折射光线的反方向观察,通过棱镜可以看到(  )

    A . 白光点 B . 光点上 部红色,下部紫色 C . 光点上部紫色,下部红色 D . 看不到光源的像
  • 15.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 ,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膜(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

    A .   λ B . λ C . λ D . λ
二、填空题
  • 16. 激光全息照片的底片上记录了光的干涉条纹,含有被摄物体反射的光的所有信息,实现了照片的立体性.若照相时,被摄物体被挡住一部分,通过调整视线仍可看见被挡部分;照片被切开成两半,从一半上仍可看到物体的全像,照片仅像一个观察物体的窗口。激光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性质。

  • 17.

    某脉冲激光器的耗电功率为 ,每秒钟输出10个光脉冲,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为 ,携带的能量为0.6J,则每个脉冲的功率为W,该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

  • 18.

    如图为玻璃厚度检测仪的原理简图,其原理是:固定一束激光AO以不变的入射角i照到MN表面,折射后从PQ表面射出,折射光线最后照到光电管C上,光电管将光信息转变为电信号,依据激光束在C上移动的距离,可以确定玻璃厚度的变化。设i=45°,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 ,C上的光斑向左移动了Δs,则可确定玻璃的厚度比原来变

     (选填“厚”或“薄”),改变了

  • 19.

    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液面,反射光OB射到水平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变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的距离射到B′点,由此可知液面降低了

  • 20.

    一复色光中只含有ab两种单色光,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①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光的速度。

    ②用该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干涉图样。则实线表示 (填“a”或“b”)光的干涉条纹。

三、解答题
  • 21. 应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性,可以精确地测量距离,对准目标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与收到的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求出激光器到目标的距离。若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 冲,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2.56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 22. 由于激光是亮度高、平行度好、单色好的相干光,所以光导纤维中用激光作为信息高速传输的载体.要使射到粗细均匀的圆形光导纤维一个端面上的激光束都能从另一个端面射出,而不会从侧壁“泄漏”出来,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至少应为多大?

  • 23. 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为5.52×107 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求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厚度.

  • 24.

    如图所示,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 , 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 , 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一个侧面AB垂直射入,从另一个侧面AC折射出来.已知棱镜顶角∠A=30°,AC边平行于光屏MN , 且与光屏的距离为L

    1. (1) 画出白光通过棱镜折射的光路图(出射光线画两条边缘光线,并指明其颜色).

    2. (2) 求在光屏MN上得到的可见光光谱的宽度d

  • 25. 一种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道闪光,每道闪光为一个(列)光脉冲,若这种激光器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为1.0×10-11s,波长为694.3nm,发射功率为1.0×1010W,求:

    1. (1) 每列光脉冲的长度是多少?

    2. (2) 用这种红宝石激光器照射皮肤上的色斑,每平方厘米色斑吸收能量达到60J以后,色斑便逐渐消失,一块色斑的面积为50mm2 , 则它要吸收多少个(列)红宝石激光脉冲才能逐渐消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