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市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2-18 浏览次数:2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题
  • 1.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juàn)  撺掇(cuān duō) 竹(huáng)   然而止(jiá) B . (qiáo)  猎(shòu)     褓(qiáng)   销声迹(nì) C . 望(liào)  劣(zhuó )    角(léng)    暴风雨(zhòu) D . 级(shè)   默(jiān)     蛮(hèng)    气喘吁(xū)
  • 2. 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来参观考察的学员川流不息,过去贫穷落后的兰草村如今远近闻名,对于未来,兰草村人充满了信心。 B . 她一身明艳的黄色古装造型,手拿琵琶翩然起舞,再现了经典的“反弹琵琶”舞姿,轻歌慢舞中生动呈现出千年文化的古老韵味。 C . 晚会在32名聋哑人和肢体残疾人共同演绎的舞蹈《舞动中国》中拉开帷幕,舞蹈表现出的自信振撼了观众,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D .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换,5G产业链外部风险加剧,中国通信产业链面临着严峻形势。
  • 3.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将内心波动与静止舞蹈造型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构成了舞台艺术二度创作的巨大感染力,催人泪下。 B . 此话如黄钟大吕,震耳欲聋 , 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铭记、时刻反思、时刻坚守。 C . 六月无疑是个欢乐的月份, 儿童节刚过,端午节、父亲节又将接踵而至 , 而众多学子也将完成人生的重要“战役”,从高考、中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一个轻松的度假放飞模式即将开启。 D . 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的书写方式。 B . 藿香正气口服液,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等配制而成的。 C . 在校团总支座谈会上,12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遂宁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问题展开讨论。 D . 新华社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了解到,中小学生自理能力与劳动意识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
  • 5.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B .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C .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喻,下句道出真意。 D .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分别是《礼记·学记》《礼记·礼运》中的一段。
  •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戏》叙述了“我”少年时一段水乡看社戏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憨厚无私、考虑周到的小领袖双喜。 B .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C . 《蒹葭》中主人公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不畏艰险地一再追求、几度索取,直接表达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D . 《最后一次演讲》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文章交替使用大量的疑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 7.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 ④①⑥⑤③② B . ④⑥⑤③①② C . ①⑥⑤③②④ D . ①④②③⑤⑥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柳宗元)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 , 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 ,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石篑:一个人的号⑤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⑥张功甫:人名⑦恋:迷住⑧ 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⑨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⑩设色:用颜色描绘⑪夕舂:夕阳

    (《西湖游记》袁宏道)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百许  大约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B . 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卧右膝,右臂支船 同“屈”弯曲 C . 竟不忍湖上  到              极其浓媚   才 D . 黄发垂髫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安可俗士道哉  对,向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心乐                    山岚设色 B . 境过清                中往来种作 C . 乃记之去                抟扶摇上者九千里 D . 其境过清                策之不其道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4. (4) 从内容上看,这两篇短文都是,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相同,甲文表达了作者;乙文表达了作者
  • 9. 古诗文默写。
    1. (1) 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2. (2) 拣尽寒枝不肯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 (3)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4. (4) ,悠悠我心。           (《子衿》)
    5. (5) 常建《题破山后寺禅院》中“”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题破山寺后禅院》)
    6. (6) 《虽有嘉肴》中指出学与教后才能明确不足的句子是
  • 10. 名著阅读。

        有一天,A两腿发软,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已经发烧好几天了,今天热度比哪天都高。

        吮吸工程队血液的肠伤寒也悄悄地向A进攻了。但是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奋力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大衣,冻坏的双脚穿上了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可是这些东西对他也无济于事了。

        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他的胸部,浑身发冷,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树木像走马灯一样围着他打转。

        他好容易才走到车站。异常的喧哗声使他吃了一惊。仔细一看,站台旁边停着一列同车站一样长的平板车。上面载的是小火车头、铁轨和枕木,随车来的人正在卸车。他又向前走了几步,终于失去了平衡。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头碰到地上,积雪冰着他那灼热的面颊,怪舒服的。

    这段文字选自《》,联系上下文说说A所在的工程队在筑路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 11.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从“夏天的雷”“秋天的风”“冬天的雪”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试题。

        今年一季度,遂宁市生态环境局落实控车、控尘、控秸、控产和防重污染天气“四控一防”措施。1-3月,该市空气环境质量2项考核指标均实现持续改善。其中,空气优良率达93.3%,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超全省空气优良率均值11.1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4.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7%,比全省PM2.5浓度均值低12.8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列成都平原8城市第一。

        在地表水环境方面,遂宁市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涪江玉溪、梓江梓江大桥、琼江光辉等4个国省考核断面,达标率保持在75%。5个在用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乡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内无劣Ⅴ类水体。

        在土壤环境方面,切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5个。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风险稳定可控。

    (材料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遂宁“高颜值”生态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

    1. (1) 在“高颜值”生态环境的背后,遂宁市做了哪些工作?
    2. (2) 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大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请你为此写一条宣传标语。
    3. (3) 一些农户因为旧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图省事,把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一烧了之,这样不但污染空气,还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和火灾。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呢?请你向遂宁市生态环境局提几条建议。(至少三条)
  • 13. 古诗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1.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两句的画面。这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 (2) 一、二句中的“阴浓”“入”用得好,为什么?
  • 14. 阅读说明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大雨点落地快,还是小雨点落地快?

    夏爱兰

        ①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雨滴从天而降,重量有大有小。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思考:在雨滴落下的过程中,是雨滴越大落得越快,还是雨滴越小落得越快呢?

        ②对待这个问题,如果从重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去分析,大雨点较重,下落速度会比较快;而从空气阻力角度去考虑,大雨滴受到了较大的阻力,则下落的速度会比较慢;但是,如果将雨滴的下落过程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联系起来,那么,雨滴下落速度与质量无关,从同一高度落下将会同时落地。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③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了一个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他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掷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最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实验说明了任意质量的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的时间是相同的,与物体质量无关。所谓自由落体运动,即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由落体运动仅存在于真空状态下,需要排除空气阻力的干扰。倘若在非真空状态下,可以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话,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的运动也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例如,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面。

        ④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空气阻力的影响忽略呢?首先,物体下落的高度不能太高。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就越大,空气阻力对物体速度的影响就越明显;再则,物体的重量要较大。重量越轻,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空气阻力之间的差异便越小,加速度也越小。比萨斜塔的高度只有50多米,且两个铁球的质量都比较大,所以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可以忽略空气阻力,才能让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⑤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雨滴从云层掉落下来,高度较高,且雨滴的重量也不算大,所以不能将其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空气阻力的影响必须考虑在内。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一个是方向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方向向上的空气摩擦力。在雨滴下落初期,重力大于摩擦力,雨滴呈现加速度状态。并且,随着雨滴速度不断增大,摩擦力也同时增大。在下落达到一定速度后,重力和摩擦力相当,雨滴受到的力达到了平衡状态,呈现出匀速状态,此时的速度为最终速度。不管是大雨滴还是小雨滴,从云层坠落的过程中的某个时刻一定会达到匀速状态,以最终速度落地。所以,云层的高度决定雨滴的最终速度只与其自身重量相关,雨滴的重量越大,自身重力则越大,其达到的最终速度就越大。因此,同一高度落下的雨滴,重量较大的会先一步落地。

        ⑥雨滴的下落运动并不能被看作是简单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其自身重力和空气阻力都是关键影响因素。试想一下,倘若没有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下雨天人们感受到的雨滴的冲击力还会这么轻微吗?

    (来源:新华网2019-06-13)

    1. (1) 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由雨滴下落的现象提出疑问,可以引发读者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C . 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下落可以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D . 下雨天人们感受到的雨滴的冲击力轻微,空气阻力是关键因素之一。
    2. (2) 从同一高度的云层落下,是大雨滴先落地,还是小雨滴?为什么?
    3. (3)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4) 下面句子中的加划线词语有何作用?

      比萨斜塔的高度有50多米,且两个铁球的质量都比较大,所以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可以忽略空气阻力,才能让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15. 阅读散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母 亲 鞋

    梁晓娜

        ①临近母亲节,不知道从哪传出儿女送鞋给母亲,母亲便可平安的说法。聪明的商家自是不肯错过狠狠赚一笔的商机,各种优惠条幅铺天盖地:“母亲节,全场买两双即送一双母亲鞋”“母亲节当天,买母亲鞋五折”“买母亲鞋满88即送康乃馨一支”等等。我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碰到朋友一手拿康乃馨,一手提着新鞋,和母亲有说有笑,朋友一脸灿烂。我真想也能给自己的母亲买一双鞋,可再也没机会了!心里对母亲的愧疚油然而生。

    ②母亲去世的时候,穿的是那种极其便宜的凉鞋。我们找遍了她的箱箱柜柜,连双像样的皮鞋都没有。我们兄妹四个,虽说不是百万富翁,可家家小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谁家也不缺吃不缺穿,但谁也没有想起为故乡的母亲做些什么,母亲从未开口要求过什么。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我们每年为爱人、为孩子、为自己添置着不同款式的皮鞋,唯独忘了母亲。一直到那个暴雨骤起的夏夜,母亲猝不及防地走了。

        ③母亲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她做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用仅能动的那条腿强撑着下地,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她是要回家,不愿做开颅手术。也许她在那一刻,想的最多的是,为我们省下那笔高昂的手术费。我和二姐怕她光着的双脚撑在地上,再冻着了,便握着她的光脚往床上挪。可当我触摸到那双痩瘪的光脚时才发现,母亲的脚是那样的冰,是那样的凉。母亲生病住院后,我们为了方便照顾,竟一直让她光着双脚,没为她穿过一双暖和的鞋,全然不知她的冷暖。母亲就这样走了,光着双脚,带着我们不知不顾的寒冷,走了。

        ④安葬了母亲之后,我们兄妹几个又像多年前一样,在高速路口挥挥手,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奔去。

    ⑤一年后,我们又从天涯海角飞回故乡为母亲过周年祭日。母亲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母亲的坟。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们到了村外。父亲知道我们一定会先去坟地看母亲,就打着雨伞,拿着两双旧胶鞋来了。父亲说:“家里下一星期雨了,快把你们的高跟鞋脱了吧,路太难走!这是你妈的胶鞋,下葬的时候忘了烧。你们凑合着穿一天!”我和二姐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鞋,鞋上布满了补丁,里面仿佛还有母亲的余温。我终于没能忍住,失声痛哭。姐姐说:“除了哭,咱们还能给母亲做什么?”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更加大声地哭泣。

        ⑥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小时候的我们,不知道踩碎了母亲多少个斜阳。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母亲一生为我们做过太多的鞋,可是长大后,我们谁也不愿穿母亲做的布鞋,觉得穿着一双黑布鞋走在楼宇林立的都市里特别寒碜,尽管母亲做鞋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母亲仍不厌其烦地做着我们水远都不会穿的布鞋,一双一双挤满了家里那个蓝色的布包。

        ⑦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

    (选自《河南能源报》2016年11月03有删改)

    1. (1) 文章开头写商家热闹的促销活动和遇见朋友与母亲有说有笑的情景,有何作用?

    2. (2) 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

    3. (3) 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着我们,得我们泪如泉涌……

    4. (4) 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①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

      ②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

  • 16.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百度百科]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

        材料二: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伏案攻读,挑灯夜战,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流传?如果没有陈景润身居斗室,痴心硬干,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里会有数学领域陈氏定理的发现?如果没有屠呦呦的收集整理、潜心研究,没有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屡败屡试,哪里会有诺奖台上的掌声和荣誉?

    请以“                                 是奋斗出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