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29 浏览次数:506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b>(20分)</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ā)行        (chàn)水      (līn)包      花团锦(zú) B . (kuāng)     (pào)制       (zhóu)娌     重(luán)叠嶂 C . (zǐ)        (bǐng)息      (juán)伏     名(fù)其实 D . (qì)        雕(lòu)       (pì)如       荡然无(cún)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躁热    灸烤    禁锢    坦荡如砥 B . 诘问    荣膺    隧道    老骥伏枥 C . 桅杆    慷概    追溯    簌簌落下 D . 辐射    燎原    震悚    一愁莫展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B . 端午节如期而至,嘉陵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广安人民关注的焦点。 C .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 .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为者。 B . 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C . 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 .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 6.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________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④③① D . ④②①③
  • 8.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 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B .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C . 人应该至少有两“怕”:一“怕”法律,二“怕”道德。 D . 国家也要学会知道“怕”。
    2. (2) 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 .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C . 比喻论证 D . 对比论证
    3. (3) 下面这则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里合适?请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材料】1956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两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A . ④段 B . ⑤段 C . ③段 D . ②段
二、<b >积累与应用</b><b>(21分)</b>
  • 9.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 (1)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2.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 (3)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 (4)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5. (5)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6)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歌颂梅花纵然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1) 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阙内容所展示的画面。
    2. (2) 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11.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 (1) 《水浒传》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 (2) 请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出片段中横线上A处与祥子密切相关的人物名字。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请问A是

    3. (3) 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填人名)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活的同时,还渗透着(填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 1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广安也在为此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阳光中学学生会正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问题。
    1. (1)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关于爱国的诗词。
    2. (2) 请仿照示例,另外设计两个活动。

      示例:“我为祖国点赞”的征文比赛。

    3. (3) 歌中唱道:“国事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广安市我们美丽的家,请你向来宾推荐一处广安美景或一种广安美食,并写出你的推荐词。(推荐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语言得体)
三、<b >阅读与理解</b><b>(39分)</b>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冰湖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打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2. (2) 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3) 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4. (4) 文中的爹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5. (5) 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1. (1) 文章开篇从电影《星球大战》与《钢铁侠》谈起,有什么好处?
    2. (2) 第⑦段中划线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在某个方向的强度信息 B . 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技术投影仪放映的。 C . 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D .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 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

      ②子子孙孙无穷

      ③鲁公

      ④公犹夷不能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已也     真无马邪 B . 汝心固       公善 C . 残年余力     君为长者 D . 山不加增     鸣之不能通其意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 (5) 【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
    6. (6)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四、<b >作文(40分)</b><b ></b>
  • 16. 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以“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作文。

        近几个月来,美国针对中国的华为公司可以说是“动作”不断,全面打压华为,而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回答媒体时却说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地址美国苹果手机的行为。有外国媒体记者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时,他回答道:“一个企业的心胸有多宽,路就有多广。”企业如此,人不亦如此吗?

    请以“心胸与路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