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1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26 浏览次数:727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语文积累</b>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zǎn

    fěi

    yuán

    chěng

    妄自

    断壁残

    边疆

  •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轩榭  重峦叠障  瘦骨嶙峋  樯倾揖摧 B . 阡陌  妙手偶得  偃旗息鼓  天经地意 C . 陡峭  面面相觑  柔波粼粼  眼花燎乱 D . 摩挲  沸沸扬扬  淳朴谦逊  害人听闻
  • 3. 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    )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 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 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 . ①思想 ②性格 ③行为 ④习惯 B . ①思想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性格 C . ①行为 ②习惯 ③性格 ④思想 D . ①性格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思想
  • 4.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梁山泊108位好汉都取了一个幽默、风趣的绰号,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并用简洁的语言做点评价。

  • 5. 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④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惶恐滩头说惶恐,。(文天祥《过零丁洋》)

  • 6. 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①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②写出两句与春雨有关的古诗句:

二、<b >阅读理解</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青年博览》)

    1. (1) 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

    2. (2) 根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

    3. (3) 给文章补个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30字。

    4. (4) 【相关链接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报任安书》司马迁)

      【相关链接二】黄春平的老家在福建闽侯县,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才上小学。那时候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不好意思从一年级读起,就央求老师让他直接读四年级。老师同意了。两年后,黄春平就考入了闽侯第二中学。他父亲病故后,他妈妈就到外地去当保姆,挣钱支撑家庭,他才得以继续学习。上大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鞋穿,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几十年后黄春平成为实现中国人登上太空梦想的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京华时报》05.03.04)

      ①阅读上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对生活的理解。

      ②请你再为这篇文章各链接一个事实材料和道理材料。(不得与本试题内容雷同)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奔跑

           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

           “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

           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

    1. (1) 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

    2. (2) 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最后是“”(各填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

    3. (3) 《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    )

      A .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B .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C . 责任重于荣誉。 D . 奥运会重在参与。
    4. (4)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的“祖国的凝望”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奋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思而不学则

      ②学而不

      ③不不启

    2. (2)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人不知不愠/择其善者从之 B . 为师矣/可一战 C . 必有我师/不可亵玩 D . 有朋远方来/三峡七百里中
    3. (3) 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 (4) 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5. (5) 用原文填空。

      ①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②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6. (6) 相关内容链接。

      ①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②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三、<b >语言表达</b>
  • 10.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留心过你所用的语文课本是何种版本吗?如果没有留心,没关系,以后留意点。这一问记在心里,不需回答。下列问题可要认真作答哟——
    1. (1) 在毕业之际,请向陪伴你三年的初中语文课本说几句“真情道白”。

    2. (2) 六本语文书,数百篇诗文。坦白的说,未必都是你最喜欢的。你觉得哪一篇课文不适合做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3. (3) 请向课本的编者推荐一篇文章作为课文。写出文章的篇名以及你推荐的理由。

  • 11. 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段,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四、<b >作文</b>
  • 12. 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④不得抄袭。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