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普陀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2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 本文作者是朝的
    2.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谈笑有鸿儒

      ②可以调琴(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 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形容陋室之陋。 C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 . 文中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人问其

      ②此西南十里(

    2.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 . 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 . 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D . 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3. (3) 文中的“疾风”实则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 (4) 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①;②
二、句子默写
  • 3. 默写古诗文。
    1. (1) ,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2. (2) 枕中云气千峰近,。(《宿甘露寺僧舍》)
    3. (3) 一年好景君须记,。(《赠刘景文》)
    4. (4) ,莫言迁客似沙沉。(《浪淘沙》其八)
    5. (5)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
    6. (6) 闲梦江南梅熟日,。(《梦江南》)
    7. (7) ,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8. (8) 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9. (9) ……香远益清,。(《爱莲说》)
三、诗歌鉴赏
  • 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1) 《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字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和“”。
    2. (2)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 . 柳词借景抒情,苏词多用典故。 C . 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 . 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四、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根火柴(节选)

        ①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②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xī动了好几下 , 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③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④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⑤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⑥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⑦“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⑧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⑨“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⑩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⑪“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⑫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⑬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⑭“一,二,三,四……”

    1. (1) 根据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xī动(

    2. (2)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无名战士为什么数了很长时间?
    3. (3) 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 (4) “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这句话中的“模糊”与“清晰”并不矛盾,为什么?
    5. (5) 选文的题目为《七根火柴》,如果改为《无名战士》,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

        ①人们常常问:为什么甜点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品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②研究发现,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民间曾有“油多不坏菜”的说法,意思是炒菜多放油,吃起来就觉得香。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③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皮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物能让他们生存下来。当我们看到食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阿片样物质则是大脑分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它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享受,它和多巴胺共同作用,大脑就会把吃某种食物和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重复。它们让人类的祖先在高脂和高糖食物中得到了享受,大脑便下令让祖先们去寻找这些食物。于是大脑就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指挥人们去寻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依然存在,让我们依然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

        ④处于压力之下的人很容易想吃高脂高糖类食物。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做法也许确实有助于缓解压力,因为垃圾食品对大脑产生的化学作用与抗抑郁药物类似。研究人员以两组老鼠为实验对象,先将它们长期与“鼠妈妈”隔离,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不安。一组老鼠被喂垃圾食品,另一组老鼠则被喂健康的食品。两组老鼠随后被安排分别穿越迷宫,进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那么焦虑了。科学家认为,“垃圾食品”帮助老鼠补充了大脑中缺少的压力激素受体,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状态。

        ⑤当人体感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但是也会食欲增强,增加饥饿感,导致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科学家解释说,压力会让人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必须多囤积些热量。

        ⑥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却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会上瘾?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

    1. (1) 第②段画线句“这种现象”在文中具体指
    2. (2) 第③段画线句改为“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是存在的,让我们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 (4) 依据③④⑤⑥段,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当看到食物时,大脑一般会分泌多巴胺,与阿片样物质共同作用,让人愉悦。 B . 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那些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焦虑了。 C . 压力之下产生激素皮质醇,其任务就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 D . 常吃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实验鼠大脑会发生类似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5. (5) 本文将人们爱吃垃圾食品的原因归结为①;②;③
五、命题作文
  • 7. 请你以《我找回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完成作文。②文体不限(除诗歌)。③不要在作文中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