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16 浏览次数:402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会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汽油除油污 B . 用食醋除水垢 C . 用西瓜榨汁 D .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发展观念的是()
    A . 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尽量少开汽车 B . 及时处理农作秸秆,就地焚烧 C . 为了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的塑料 D . 为了更加卫生,多使用一次性饭盒
  • 3. “分类”可以使人们更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B . 肥料:碳酸氢铵、硝酸钾、尿素 C . 单质:金刚石、水银、钢 D . 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 4.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测溶液的pH B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 . 称量固体 D . 取用液体
  • 5.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 . 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 .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 6.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C . 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32
  • 7. 正确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快速准确的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 . 用铜、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C . 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 .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主要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
  • 8.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

    OH和H+结合成水分子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 C .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 . 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
  • 10. 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描述一致的是()
    A . 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 B .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 .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D .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二、填空题
  • 11. 利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

      ③缺乏某种元素会使婴幼儿引发佝偻病,这种元素是

    2. (2) 合理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水果拼盘  b.红烧肉  c.凉拌黄瓜   d.鸡蛋

    3. (3) 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使用脱硫煤能减少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源作为理想的能源,最大的优点是
  • 12.             
    1. (1) 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一般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 (2) 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Ca(OH)2

      0.19

      0.17

      0.16

      0.14

      0.13

      0.11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②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C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g。

      ③如图,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推断题
  • 13.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中含有三种元素,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B
    2. (2) 用A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 (3)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 14.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2. (2) B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得出水由组成;
    3. (3) 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4. (4) 根据D实验中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
  • 15.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2. (2) 若用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D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可用(填一个字母序号)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4. (4) 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不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CH4    b.H2     c.O2    d.CO2

五、科学探究题
  • 16. 小明在实验室里进行以下实验:他首先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5g•mL1的较浓盐酸40mL与46g蒸馏水混合配制稀盐酸,再跟石灰石反应制得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一直未见浑浊出现。为此,小明请教老师,老师建议他为弄明原因进行实验探究。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你帮他填答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为什么制得的气体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浓度仍过大,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猜想二:澄清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所得气体通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

    猜想一正确

    化学方程式

    ②吸取少量所用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错误

    (分析结论)原来所配盐酸浓度达,应当将其再进行稀释。

    (反思拓展)①小明的实验证明了澄清石灰水没有完全变质,但是并不能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理由是

    ②若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水

    c.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六、计算题
  • 17. 我们食用的波菜、大葱中都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C2H2O4)。计算:
    1. (1) 草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
    2. (2) 9.0g草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g。
  • 18. 取一定量氯化镁溶液于烧杯中,将100g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五次加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中的溶液和沉淀进行了多次过滤并称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0

    20

    20

    20

    20

    沉淀总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 (1) 第次加完氢氧化钠溶液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g。
    2. (2) 恰好完全反应时,称量所得氯化钠溶液质量为168.4g,则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