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13 浏览次数:438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基础运用(20分)</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bīng)纷和谐、相得益的局面。 B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ěn),而是冷冷清清,不关心,麻本不仁。 C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mĭ)坚,越坚,钻得越而不舍。 D .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wù),便是敬。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________因为穷,我们就在心理上________了美,它的后果无非两个:一是对美的麻木,二是对美的误判。对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很可能拿心机当________;拿愚昧当坚忍……

    A . 如果    删除    聪明 B . 即使    剔除    聪明 C . 如果    剔除    智慧 D . 即使    删除    智慧
  •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 . 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 .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 . 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 4.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①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②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③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④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⑤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1. (1) 文段中的“他”是,是老舍塑造的一个典型文学人物。
    2. (2) 根据示例对①至③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心得体会。

      示例:下面是就④⑤句写的两个批注示例。

      内容:他想要一辆车的心情多么迫切。

      语言:把车比作自己的手脚,生动地表达了他认为拥有车就拥有了自由与独立的想法。

  • 5.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1) 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填“甲”或“乙”即可)。
    2. (2) 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3. (3) 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 , 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 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 , 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 (4) 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二、<b >古诗文阅读(20分)</b>
  • 6.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 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 (2)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 (3)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4. (4)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 (5)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蓟(jì)庭,地名。

    1. (1) 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 (2) 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

    【注】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去泥土                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B . 乃以九江道士胡洞微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出师表》) C . 既非昌阳之所能        郡下(《桃花源记》) D . 盆中                  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2. (2)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以石盆养之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 .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C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D .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3. (3) 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 游 慈 湖 山 中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

    5. (5) 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三、<b >现代文阅读(30分)</b>
  • 9.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下面两个表格选自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的《全民健身指南》

    表一:体育活动方式与健身效果体育活动方式

    体育活动类别

    体育活动方式

    健身效果

    有氧运动(中等强度)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等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呼吸功能、控制与降低体重,增强抗疾病能力、改善血脂、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

    有氧运动(大强度)

    快跑(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6千米/小时以上)

    提高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反应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运动

    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

    力量练习

    非器械练习:俯卧撑、原地纵跳仰卧起坐等

    器械练习:各类综合力量练习器械杠铃、哑铃等

    增加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保持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牵拉练习

    动力性牵拉:正踢腿、甩腿等

    静力性牵拉:正压腿、压肩等

    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表二: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及安排

    活动构成

    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分)

    准备活动

    慢跑,牵拉练习

    5—10

    基本活动

    有氧运动力量结习、球夹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

    20—60

    放松活动

    行走、牵拉练习

    5—10

    材料二: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每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是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二是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材料三:体育明星的“殊死搏斗”、心理上的失败迷茫、成功的狂喜都能在赛场上一览无余,竞赛把人生的很多矛盾和解决方式,高度聚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如果长时间关注一个体育明星,并将其作为偶像,往往会激发人参加运动的激情,甚至爱上这项运动。这样,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

    1. (1) 小武中考前有些焦虑,准备参加体育活动来减压,他根据“材料一”中的表一和表二相关信息知道了:每次活动时间至少要分钟,每次活动都由准备活动、基本活动、构成,他可以在球类运动和两个类别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
    2. (2) “材料二”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推测,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剑)”等会失传吗?
    4. (4) 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能给你哪些启示呢?
  •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柔软地带

        ①菜市场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不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

        ②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贩的菜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起。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

        ③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

        ④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

        ⑤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

        ⑥绝对的“神圣”,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因为世间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

        ⑦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

        ⑧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到了1934年,胡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观音点薄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单看题目就知道唐僧做了些什么。

        ⑨唐僧的内心始终有个柔软地带,不似悟空见了妖魔一棒打死那么简单,因为妖魔是打不绝的,而且它们中的许多,还是天神们的坐骑或宠物。改写的部分,胡适让唐僧终于割肉了,妖魔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化,为自己的欲望羞愧,每位只吃一小口,或者不吃。最后,待到东方满天红霞时,唐僧摸摸全身,肌肉复生,丰润如初。

        ⑩这就是柔软的力量——对立被缓解,和解也已达成,唐僧也终于将大慈悲进行到底.

    (文/查一路,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说说“柔软地带”具体指什么?
    2. (2)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 (3) 将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可以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在机场办机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是看到带2岁以下的孩子坐飞机的乘客,只要飞机上的座位坐得不是特别满,他们往会把这类乘客安排在一个空座位的旁边。

    4. (4) 第⑤段画线句“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菜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划线。”“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⑪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 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⑫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⑭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⑮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⑯“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⑰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⑱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文/王琼华,有删改)

    1. (1) 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2. (2) 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3. (3) 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含义?
    4. (4) 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有什么作用?
    5. (5) 这篇小说是以隐身的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的叙事视角有什么效果?
四、<b >作文(50分)</b>
  • 1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愿,按要求写篇文章。

    题目一:“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推手”“和每一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著名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在他的书中写道:“我不相信/没有种子/植物也能发芽/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诗歌除外))不限;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