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19-08-16 浏览次数:3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 滴水成冰 B . 破釜沉舟 C . 钻木取火 D . 铁杵磨成针
  • 2. 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酒精易挥发 B . 氢气具有可燃性 C . 水是无色液体 D . 银有良好导电性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 河水中生活着鱼虾,是因为河水中溶有能供呼吸的氧气 C . 氩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 4. 近几年来我县空气质量不断好转,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 . 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B . 污染治理不达标的家具厂晚间生产 C . “煤改电煤改气”,减少污染物排放 D . “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入固体 B . 闻气体气味 C . 过滤 D . 滴加液体
  • 6.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制取气体 B . 给固体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C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可以收集气体 D . 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 7.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8. 马虎同学仰视时量取了20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6mL.他倒出的液体为()
    A . =4mL B . >4mL C . <4mL D . 无法判断
  • 9. (2019·奉贤模拟) 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
    A . 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 氧分子可以再分 C . 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 . 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 10.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O2、H2O2和CO2都含有氧分子 B . 原子很小,不能再分 C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原子 D . Na和Na+的核电荷数相同
  • 11.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 12. 放射性元素钚的核电荷数是94,其中一种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则这种钚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
    A . 94 B . 150 C . 244 D . 338
  • 13. 焦亚硫酸钠(Na2S2O3)可作防腐剂、漂白剂、疏松剂,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2 B . +2 C . +4 D . +6
  • 14. 下列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 氦气:He2 B . 氧化铝:Al2O3 C . 氢氧化镁:MgOH2 D . 氯化铁:FeCl2
  • 15. 许多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的归纳错误的是()

    A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C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D .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16.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尼古丁由26个原子构成 B .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 . 尼古丁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5:7
  • 17. 有关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①②是不同元素的微粒 B . ②是阴离子 C . ③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 ①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 18.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 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都不变 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种类改变 D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 1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D . 碳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氢的原子核也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二、多选题
  •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在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B . 物理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 . 冰水、高锰酸钾、净化后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D . 高钙奶、碘盐中的“钙”、“碘”分别指钙元素、碘元素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 23. 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甲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

    乙电解水实验

    丙简易净水器

    1. (1) 甲图海洋中含有大量氯化钠(俗名食盐),请用适当的符号表示氯化钠的构成微粒:
    2. (2) 甲乙两图比较,变化前后水分子本身不变的是图。
    3. (3) 检验乙图AB两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是氧气最好用检验时B管口处的现象是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 (4) 图中纱布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和膨松棉的共同作用是,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起作用。
    5. (5) 若将河水通过丙图装置处理,所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6. (6) 自来水厂可用+4价氯元素的氧化物消毒,此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7. (7) 区别开硬水和软水可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能起消毒作用。
  • 24. 图1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可燃物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实验最后打开弹簧夹,

    图1 图2

    1. (1) 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蜡烛

      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为

    2. (2) 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 (3) 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4. (4) 图2是对图1实验的改进,请指出其中一个优点放大镜对太阳光有作用。
  • 25.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 (1) 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部位温度最高。
    2. (2) 乙实验:集气瓶内预先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有的同学做此实验时,铁丝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请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
    3. (3) 丁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 26.          
    1. (1) 某同学用燃着的蜡烛去点燃倒置集气瓶里的氢气(见图1),发现瓶口有火焰出现,而燃着蜡烛的继续伸人集气瓶内,蜡烛却熄灭了(见图2),此实验说明氢气的化学性质是:具有性、不能。当把已经熄灭的蜡烛从氢气瓶里慢慢拿出时,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见图3),其原因是:蜡烛烛芯在瓶口接触了,又被氢气燃烧时的火焰

      图1 图2 图3 图4

    2. (2) 若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见图4),瓶口无火焰,木条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五、推断题
  • 27. A~F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未给出)。已知B是黑色粉末,D能供动植物呼吸,氧化物F是空气的污染性气体之一(其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1),反应②的条件是通电。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有关物质名称:A,D   E
    2. (2) 写出反应①﹣⑤的表示式(均用化学式表示)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反应⑤:

    3. (3) 反应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4. (4) B物质在反应①④中起作用。
六、实验题
  • 2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 (1) 写出A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2. (2) ①A图是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是此错误的后果是试管口放一团疏松的棉花的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

      ②纠正A图错误后,连接AE制取氧气,可根据判断氧气收集满了。然后,用毛玻璃片在(填“水下”或“水上”)盖住瓶口,将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防止

      ③还可以用C、D中的装置收集。怎样通过实验证明这瓶氧气收集满了

    3. (3)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用B装置,不能往锥形瓶内加入液体太多,以防止
七、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