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冲刺试...

更新时间:2019-10-18 浏览次数:29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6. (2018八上·简阳期末) 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 (1)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2. (2) 人类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是一样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叫染色体,只有一对染色体在两性中是不同的,这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染色体。
    3. (3)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根据图中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图的性别为男性。
    4. (4) 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5. (5) 人体的体细胞内含有成对染色体,并且每一对染色体都分别来自
  • 27. 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图中A~D代表不同系统,a~d代表不同物质,①~④代表不同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若a代表脂肪,其在A系统内被消化时,胆汁对脂肪的乳化属于消化。
    2. (2) 过程[①]主要在小肠内完成.过程③是通过实现的。
    3. (3) 气体b进入C系统,由运送到组织细胞中参与分解有机物,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
    4. (4) 当心脏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时,心房处于舒张状态,心室处于状态。
    5. (5) 尿素主要通过D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人的尿液是不断形成的,而排出是间歇性的,这主要是由于能够暂时贮存尿液的缘故。
  • 28. (2018·惠民模拟) 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2. (2)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3. (3) 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活动是 ;请写出①所代表生理活动是:
    4. (4) 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10000千焦,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千焦的能量。
    5. (5)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 29. (2016九上·武威期末) 去年3月,新型重配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首次被发现。随后,疫情发展较快,去年3月31日至7月28日,全国共有13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报告,其中45例死亡。“销声匿迹”约3个月后,去年12月至今,H7N9又开始“活跃”,目前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几乎每天都报告H7N9新发病例.
    1. (1) 甲型H7N9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其结构十分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 (2)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某种疫苗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类免疫叫做免疫。
    3. (3) H7N9禽流感虽有全球蔓延之势,但我们也无需恐慌,因为该病是可防可控的,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分析,对确诊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 30. 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呵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1粒粒大 饱满的花生种子.适时浇等量的清水,都置于光照充足处,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情况.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

    1. (1)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 (2) 作出的假设是: .

    3. (3) 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因素是 .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对照作用吗? .

    4. (4) 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如 ,应改成: .

    5. (5) 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6. (6) 实验结论: .

  • 31. 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 (1) 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水稻的多样性,也体现了生物的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 (2) 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条。
  • 32.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有无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根据上表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实验结果是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这说明已被唾液中的消化成为
    4. (4) 由此可见。淀粉的消化从开始的,实验保温在37℃就是模拟的温度。
    5. (5) 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设置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填“有”或“无”)必要。
四、填空题
  • 33. 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 (1) 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b是
    2. (2) A、B表示两种物质:A是,B是
    3. (3) 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