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0-02-17 浏览次数:1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婷(pìnɡ)   见(piē)     偻(ɡǒu)     亵(dú) B . (lǔ)     游(yì)      宽(yǒu)     下(huī) C . 雎(zì)     笑(chī)     桥(zhàn)    言(zhēn) D . 席(yàn)   养(huàn)    发(wǎn)     食(dān)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 逞能   脏物   罔然  自吹自擂 B . 恪守   亵渎   旁骛  根深蒂固 C . 拮据   愧赧   戮破  郑重其事 D . 秘决   制裁   鲜妍  李代桃僵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 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 .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 . 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 . 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勤政廉洁和管理智慧。 B .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 .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D . 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 5.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论教养》—利哈乔夫—美国 B . 《故乡》—鲁迅—《呐喊》 C .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 D .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二、语言表达
  • 6.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 (1) 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下联:

    2. (2) 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

      下联:

三、句子默写
  • 7. 默写
    1.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2)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3. (3)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 (4)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5. (5) 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 (6)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7. (7) 知吾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 (8)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9. (9) 《醉翁亭记》抒写欧阳修醉心山水的句子是 “。”
四、文言文阅读
  • 8. 文言文阅读理解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 , 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耕稼之劳(

      ②学三十岁则可以矣(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②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3. (3) 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
    4. (4) 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
五、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命运随时可以拐弯

    孙道荣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 , 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

        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

        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

    1. (1) 文章开篇点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从全文看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 (2) 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谜底揭开

    3. (3) 你怎样理解文章第三段划线句子中“荣誉”一词的含义及作用?
    4. (4) 文章描写了主人公受助后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写有何意义?
    5. (5)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主人公“命运拐弯”的原因是什么?
  • 10. 说明文阅读理解

    树轮密码

        在科技考古中,树轮年代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木质疏密、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圆圈,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树轮可谓是一部承载了众多信息的科学“巨著”。

        年轮可以说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记载自己年龄的一种独特方式。科研人员说,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就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域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交叉定年。与其他定年方法相比,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某个季节。”

        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气候,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从而使树木形成宽窄不同的年轮。树木年轮定年准确,时间序列长,样本量多,环境变化指示意义明确,因此被视为推测气候环境的高精度资料。我们通过不同地区的树木年轮能读解出不同的信息,比如对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来说,较宽的年轮即意味着当年较多的降水;而对于寒冷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的树木来说,较宽的年轮意味着当年气候的温暖。因此利用树轮这一特点建立长时间序列的年轮年表,可据此总结出过去气候演变的特征和规律。重建过去气候形态,通过所建年表中较多的高频气候变化信息和较多的低频气候变化信息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了。

        科研人员研究重建了青海都兰县1176年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从古木年轮重建的降水资料可以看出,60%的降水量重建值低于1940年以来的年降水平均值,可以推测过去相对干旱年份发生频率要比现在干旱年份发生的频率高。另外,在样本51AD-375AD和426AD-475AD中,有两个很长的干旱期。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移和这两个干旱期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干旱期很有可能是当地农业经济转换成畜牧经济的一个环境动力。因此,树轮也储存着大量古代文化的记忆。

    1. (1)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2) 科研人员通过树轮重建过去气候形态有何意义?
    3. (3) 阅读全文,你从“树轮密码”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4. (4)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树轮年代学在科技考古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因为树轮在推断年代上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B . 根据对应规律,用树木年轮的窄与宽可以推测出样本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自然降水的多与少。 C . 古木的年轮是静态的,但科研人员通过古木年轮透露出的信息,可以获知古代气候变化的情况。 D . 科研人员通过对青海都兰县的古木年轮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徙很可能与当时干旱少雨有关。
  • 11. 议论文阅读理解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友

        ①《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②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③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④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⑤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⑥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1. (1) 简析第①段的作用?
    2. (2)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4) 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请你根据文章中心,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六、名著阅读
  • 12.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1. (1) 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2. (2) 选文涉及哪几个主要人物?
七、命题作文
  • 13. 作文

        生活处处有感悟,一次真诚的心灵碰撞,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一次拼搏的汗水,激发了内在的潜能;一次乐观的转变,翻转了最终的结局;一次陌生人的街头遇见,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与                          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