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广东省河源一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13 浏览次数:6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2016七上·聊城月考) 江苏网2016年4月21日讯,28岁的赵小阳是一名残疾人,四肢无法活动,去年开始学会用鼻子打字,速度与正常人相差无几,在家做做微商,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他做微商挣钱买的。赵小阳身残志坚的事迹告诉我们(  )

    A . 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B . 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C . 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D .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勇于战胜挫折
  • 2. 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    )

    A . 认识自我悦纳自己一切 B . 及时行乐而不虚度年华 C . 消除内心矛盾健康成长 D . 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 3.

    荣获首届济宁市“乔羽文艺奖”的最高奖项艺术突出贡献奖的刘大成,务过农、打过工、在歌厅唱过歌。虽然家人都反对刘大成唱歌,可是他从来没有在逆境中放弃梦想和对音乐的热爱,而是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用歌声唱出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和热爱。刘大成的事迹说明(    )

    ①高雅情趣能催人奋进,使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②挫折对强者来说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③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④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4.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此,对青少年建议正确的是(    )

    ①要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②要提高自控力,拒绝不良诱惑

    ③要培养高雅的情趣和爱好       ④要拒绝上网,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5. 2016年4月19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工业园路口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男童爬到一辆停放在公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玩耍,三轮车突然启动冲上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车发生碰撞,男童被碾当场身亡。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男童缺失了(    )

    A . 家庭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自由权 D . 生存权
  • 6. 2015年10月13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王福昌等62名同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这些道德模范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要是他们都(    )

    A . 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 . 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粘神 C . 具有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D . 具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稍神
  • 7.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 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    )

    A . 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离不开个体 B .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C .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D . 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 8. 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发表演讲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对这条道路最准确的定位是(     )

    A . 文化强国道路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和平发展道路 D . 贸易立国道路
  • 9.

    如图漫画《招呼的变化》说明我国(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②人民对生活有了新期待

    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④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0. 2016年8月18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协、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圆满落幕。定期举办这类大赛有利于落实(  )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③人才强国战略   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等部门共同举办的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一第六届敬老崇文论坛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④新时期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2. (2016·玉州模拟) 继“微博问政”之后,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通过设立“话吧”收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A . 公民通过“话吧”能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B . 公民有了行使监督权的最佳渠道 C . 公民可以直接管理民生有关的一切事务 D . 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 13. (2017·广东模拟)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 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    )

    A . 有利于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迅速实现城镇化 B .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C . 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 . 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4. 考试前出现焦虑现象是中学生常见的问题。中学生要克服过度焦虑,从容面对考试应该(    )

    ①认识到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             ②根据自己的实力,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

    ③平时注重学习积累,独立完成作业,及时预习复习         ④意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一次考试将决定人的一生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2012年频频出现于媒体报端的“最美”,更形成了一股感动中国的强大新力量。“最美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到“最美战士”高铁成舍身救人、……层出不穷的“最美”背后,涌动的是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这说明(    )

    ①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②国人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追求

    ③为了集体利益应该牺牲个人利益           ④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永远值得人们的崇敬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二、<b >分析说明题</b>
  • 16.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13日,河源市第一中学正式开学。与往常不同的是,除了吴校长新学期寄语,还作了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激情动员。在同一天,学校还请来了中医院的资深急救专家给师生们做急救模拟实操并进行医疗急救知识讲座。也在同一天,全校举行了大规模的安全避震应急演练。校领导反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时间中国人民的爱心汇集成爱的海洋。各地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位记者在抗震救灾现场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刻,我们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刻,我们相信,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时间证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全面胜利,开创发展振兴新局面。

    1. (1) 材料一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至少列举2项)

    2. (2) 请对材料二中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

    3. (3)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延伸生命价值?

三、<b >综合探究题</b>
  • 17. 请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27日,韩国国防部表示乐天集团决定把星州高尔夫球场地皮转让给韩国国防部用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若双方正式签约,会很快开始设计和施工,在5﹣7个月内即可完成“萨德”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外交部回应此事说,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

    材料二:2017年3月3日中午国家旅游局发出通知,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韩国旅游,随后OTA陆续下架了韩国旅游产品。随着“萨德事件”的持续发酵,旅游业开始了反制行动。有预测认为,随着访韩中国游客大减,韩国免税店销售额一年将缩水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以上。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 (2) 结合材料一,为什么要反制韩国“萨德事件”?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