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1-28 浏览次数:2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ù)      溅(bèng)     服(shì)        而不舍(qì) B . 救(zhĕng)    惧(dān)      迟(tùn)        仙露浆(qióng) C . 鸣(hāo)      对(xiào)      持(qīn)        忧心忡(chōng) D . (qì)       哀(dào)       痛(zhì)        语无次(lún)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         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         。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相信在法国人民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巴黎圣母院一定能顺利         、再现辉煌。

    A . 文明   宝藏   修复 B . 文化   宝藏   恢复 C . 文明   瑰宝   修复 D . 文化   瑰宝   恢复
  • 3. 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对朋友说的一段话,选出没有语病的句子(   )

    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②同时,还要请你发挥同学积极投稿。③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④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

    A . B . C . D .
  • 4.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汉高祖刘邦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为其一统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 , 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5. 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 . 首联写农家在丰年里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写自己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B .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C . 颈联写农人庆贺“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让诗人流连忘返。 D . 尾联写出了诗人的悠闲惬意,表现了作者对古风犹存的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伟大的悲剧》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斯科特探险队第二个到达了南极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B .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C . 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帐篷、国旗和信件,并要求斯科特为挪威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做证。 D . 斯科特并未接受为挪威探险队做证的任务,因为对他来讲这是冷酷无情的职责。
    2. (2) 对文中画线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 B .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 C . 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 D .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
    3. (3) 对选文结尾加点部分“这一事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曾经到达过南极点的人。 B . “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 C . “这一事业”指的是把阿蒙森留下的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D . “这一事业”指的是在世界面前为别人完成的业绩做证。
  • 7. 阅读《天使》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  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 (1) 请概述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内容及作用。
    2. (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中的“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令人生厌的不可救药的孩子。 B . 文章第①段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 C . 玛丽娅小姐对“我”热情鼓励且积极引导,但是“我”却始终无动于衷。 D . 在玛丽娅小姐之前没人说过“我”的好处,“我”也觉得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E . 玛丽娅小姐是一位美丽善良、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好老师。
    4. (4) 请简述本文以“天使”为题目的用意。
三、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 . 不可得           竟:竟然 C . 转转不           已:停止 D . 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2. (2) 对“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 . 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C . 你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D . 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3. (3) 下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条理清晰,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B . 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 C . 本文作者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 D . 本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人。②建和元年: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对:回答。

    1.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魏郡太守          为:

      ②琼思其对而知所况   未:

    2. (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3. (3) 幼时黄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举例说明。
四、句子默写
  • 10.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 (5) 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6. (6) 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 (7) 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展开联想,以“”两句诗,借“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五、综合性学习
  • 1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1) 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理由是:
    2. (2) 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简述。
六、名著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

    1. (1) 这段文字节选自世界著名科幻作品,作者是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2. (2) 文中的那条“独角鲸”有哪些古怪之处?请作答。
七、命题作文
  • 13. 作文。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