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01 浏览次数:47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3. “海上超级冷冻车”是在-163℃运输LNG(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船舶,目前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建造。天然气主要成分液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

三、简答题
  • 14. NOS加速系统可以使车辆引擎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从而极大的提高行驶速度。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 (1) 原理是将N2O通入发动机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N2和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开启NOS加速系统可以使燃料得更充分燃烧,原因是
  • 15. 将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对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意义重大。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 (1) 写出物质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2. (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16. 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主体为钢结构,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2万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1. (1) 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C2H2)和氧气的比例。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26kg乙炔充分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kg。
五、科普阅读题
  • 1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最坚硬的材料,它的熔点高达3000℃,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2004年,科学家从石墨中剥离出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薄片,这就是石墨烯。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氧化石墨还原法,石墨片与浓硝酸、浓硫酸、高锰酸钾等反应,再经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最后通过还原得到石墨烯。

    我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石墨烯的防腐功能,利用其独特的二维片层结构,在涂层中叠加形成致密隔绝层,使腐蚀介质难以通过,起到物理隔绝作用。如图2,表面叠加了石墨烯薄膜的铜在高温下也没有被腐蚀。将石墨烯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形成复合涂料,可提升涂料的防腐蚀性能。

    表1:某复合涂料的基本性能(涂膜厚度相同)

    性能

    石墨烯比例为0

    石墨烯比例为1%

    石墨烯比例为2%

    耐酸性

    240h无异常

    240h无异常

    300h无异常

    耐碱性

    168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240h无异常

    耐老化

    60h变色

    100h变色

    1500h变色

    与石墨烯相关的新技术、新发明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一点即可)。
    2. (2) 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 (3) 石墨烯可以防腐的原因是
    4. (4) 依据表1分析,该复合涂料中石墨烯的比例为时基本性能最好。
    5. (5)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氧化石墨还原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 石墨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C . 在高温条件下,石墨烯仍具有防腐功能 D . 加入石墨烯的复合涂料防腐性能更好
六、流程题
  • 18. 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2. (2) 酸浸槽中,Na2WO4溶液和浓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则X的化学式为
    3. (3) 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
七、实验题
  • 19. 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性质实验。

    1. (1)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甲中CO2验满的方法为
    3. (3) 乙中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b、d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20. 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少量溶解,

    形成浅黄色溶液

    固体完全溶解,

    形成棕色溶液

    1. (1) 设计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2. (2) 依据实验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1. 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甲                         乙

    1. (1) 甲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 (2) 乙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 22. 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设计了下图实验。

    1. (1) 为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应选择
    2. (2)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 23. 如图,利用井穴板、打孔透明盖子、滴管和导管进行微型实验。

    1. (1) 井穴1中能证明石灰水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2. (2) 井穴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欲证明未知粉末X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操作为
八、科学探究题
  • 24.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1. (1)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 (2) 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

      (查阅资料)

      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

      (提出问题)

      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进行实验)

      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1

      20℃

      实验2

      20℃

      0.5%草酸溶液

      实验3

      20℃

      0.25%草酸溶液

      实验4

      20℃

      0.125%草酸溶液

      实验5

      30℃

      0.25%草酸溶液

      实验6

      40℃

      0.25%草酸溶液

      现象

      颜色

      没有褪去

      70秒后

      颜色褪去

      98秒后

      颜色褪去

      150秒后

      颜色褪去

      51秒后

      颜色褪去

      40秒后

      颜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

    3. (3) 实验1的目的是
    4. (4) 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填实验序号)。
    5. (5) 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 (6) (反思与评价)

      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