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2016)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

更新时间:2015-12-28 浏览次数:105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B . C . D . 拨离间
  • 2.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chù)   五(sà)    旗(jīn) B . (xìn)   幔(zhònɡ)   基(diàn) C . 金(liú)   仰(zhān)   发(jì) D . (shuò)  天(qiàn)   殿(wǔ)
  • 3. 选词填空(    )。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________纪念碑。

    A . 望见 B . 瞧见 C . 瞅见 D . 瞥见
  • 4. 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 遥遥相对   丰功伟绩   永垂不朽  B . 慷概激昂  坚强不屈  美观朴素 C . 光辉业绩  喜行于色  万分崇敬 D . 洁白耀眼  雄伟峻峭  消毁鸦片
  • 5. 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瞻仰    巍峨     奠基   B . 旌旗    镶嵌     挑衅  C . 发髻    逾越    镏金 D . 上溯   矗立    消毁
  • 6. 读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选词填空(   )。

    这是中国              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A . 有史以来 B . 有记载以来 C . 自古以来 D . 从古至今
  • 7. 给下列加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民英雄永不朽。(   )

    A . 接近 B . 流传 C . 挂下  D . 低下
  • 8.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 . 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 B . 认真仔细地观看 C . 从近往远观看 D . 从低往高观看
  • 9.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 .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B . 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 C . 我踏着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D .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 10. 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明顺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 B . 由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 C . 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D . 纪念碑建筑过程顺序
  • 11.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

    A .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B . 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 .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 12.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B .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C . 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D . 人们被老人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了。
  • 13.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文说明方法上采用了(   )。

    A . 列数据 B . 打比方 C . 作比较 D . 举例子
  • 14. 将下列形声字按表格要求进行归类,正确的是(   )。

    钢    张   飘   期   花   望   裳   围

    A . 左形有声:钢  张   飘 B . 左声右形:飘  期   钢 C . 上形下声:裳  花 D . 外形内声:围  望
  • 15.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

    A . 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 .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D . 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二、填空题
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1) 这段文字为了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先后碑身;先四周,后;先题字,后。按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2. (2) 碑的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次,其作用是

    3. (3) 有人说本文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也有人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时间顺序,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采取此种说明方法。

  • 22.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1. (1) 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不超过10个字),最后。(不超过15 个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