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28中2018-2019学年中考理综-化学三模考...

更新时间:2019-07-16 浏览次数:3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标识中,属于塑料包装回收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2. 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面图示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 B . 直接在纸片上称量 C . 读出水的体积 D . 溶解
  • 3.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性土壤 B . 给食用叶片为主的蔬菜多施加些氮肥 C . 用白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 . 清洗头发时先使用洗发水,再使用护发液,可以保护发质
  •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H2-2个氢原子 B . SO42-一一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MgO——氧化镁 D . ——氯原子
  • 5. 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已知金属锂(Li)的活动性比铝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 B . 铝锂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C . 锂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室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B .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 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7.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表示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C . 在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 8. 下列对资源的利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 . 太阳能发电 D . 分离液态空气
  • 9.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 . 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B .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 C . 可以随意抛弃废旧电池 D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用处理达标,可随意排放
  • 10.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海波、冰、石蜡都是晶体 B . 老虎钳、天平、羊角锤都是省力杠杆 C . 醋酸、硫酸、柠檬酸都是酸 D . 氨水、熟石灰、纯碱都是碱
  • 11.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 . 品红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 .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 12. 下列有关生活经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 . 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 高层住宅着火,在浓烟较多的地方,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 D . 打雷闪电时,尽量不要用手机通话,以防雷电危害
  • 13. 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鉴别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 C . 两个小球互相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吸引 D . 覆杯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二、填空及简答题
  • 14.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

    1. (1) 打开弹簧夹,向集气瓶中注入稀盐酸,然后关闭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是,镁条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关闭弹簧夹后,小红同学发现气球先是胀大起来,然后又慢慢缩小,当气球停止变化时比图示的初始状态要林。请解释“又慢慢缩小”的原因 。
  • 15.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 (2) 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大量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填“硬水”或“软水”)。
    3. (3)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4. (4) 含磷洗涤剂中含Na5P3O10 , 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5. (5) 在果汁、牛奶、啤酒等常见的饮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 16.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甲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实验过程中,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的目的是
    2. (2) 乙实验是蒸发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名称是,当氯化钠固体开始析出时,此时的溶液具备的条件是  。
    3. (3) 丙实验所示,向B、C试管中分别加入X、Y物质是 ,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 17. A~L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省略)。反应③和④属于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E、H物质类别相同,其中B物质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
    2. (2) 写出物质E的俗称 。
    3. (3)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合理的一个即可)
    4. (4) 实验室里用Ⅰ能反应生成D,则检验D收集满的方法为 。
三、实验探究题
  • 18. 某同学看到“制线企业的消防器材不能使用CO2灭大器”的说法,不知是否属实,于是和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 (1) 探究Ⅰ.二氧化碳的制备

      分析:因实验室暂时缺少大理石,于是小组同学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择了两种来制取二氧化碳,他们选择的是       

      A . 碳酸钠固体 B . 木炭 C . 氯化钠固体 D . 稀硫酸
    2. (2) 实验Ⅰ:小组同学根据所选试制,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特实验,并制取了所需的二氧化碳。

      他们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写仪器接口的顺序)。

    3. (3) 探究Ⅱ。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实验2: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结论1:镁一氧化碳中确实可以燃烧,“制镁企业的消防器材不能使用CO2灭火器”的说法是正确的。

      【提出问题】镁与CO2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根据元素守恒,判断白色固体是MgO,黑色固体可能有2种情况:

      ①属于单质C②属于化合物MgC2

      【查阅资料】①MgO+H2O Mg(OH)2 , 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②MgC2+2H2O=Mg(OH)2+C2H2

      ③Mg+2H2O Mg(OH)2+H2

      实验3: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

      黑色固体不是MgC2

      ②  

      取步骤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加 

      白色固体是MgO

      结论2: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4)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灭火方法是     。(填字母)
      A . 用水浇灭 B . 用CO2灭火 C . 用沙子灭火
四、计算应用题
  • 19. 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小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 (1)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2. (2) 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